[实用新型]超临界机组主蒸汽管道斜三通有效
申请号: | 201520376348.0 | 申请日: | 2015-06-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17195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0-21 |
发明(设计)人: | 王兴中;高锦张;戴挺;周怡君;马武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新闵(东台)重型锻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41/02 | 分类号: | F16L4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刘忠祥 |
地址: | 2242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临界 机组 蒸汽 管道 三通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核电或火力发电机组,尤其涉及发电机组超临界锅炉用主蒸汽出口斜三通结构的改进。
背景技术
超临界、超超临界发电技术是一项技术先进、高效的发电技术,该技术通过提高蒸汽温度和压力参数来改善发电机组热效率的一种最为有效的途径。超临界机组的锅炉主蒸汽管道压力达24MPa以上,温度达到538℃,发电效率达41%,而超临界机组的锅炉主蒸汽管道压力达到30MPa,温度达到600℃,发电效率可达近50%。因此不管是超临界锅炉,还是超超临界锅炉均承受较高的压力和温度。
位于主蒸汽管道出口的斜三通是蒸汽改向和分流的重要结构件,具有大直径、超长度的特点,长期处于高温高压的恶劣环境中,且承受交变荷载和管道涡流所形成的压力突变。目前的主蒸汽管道斜三通,大都采用热挤压和焊接成型工艺,通过热挤压和焊接成型的斜三通管体材料的内部组织和机械性能均难以满足超临界机组主蒸汽管道斜三通的性能要求。虽然通过整体锻造成型的斜三通,从理论上讲可以有效地改善材料的内部组织缺陷,在锻造过程中能够使原有的偏析、疏松、气孔和夹渣等缺陷得以压实和焊合,材料组织更加紧凑,但现有的斜三通结构形式尤其是三通外部结构并不适宜整体锻造成型,或难以通过整体锻造来达到目标尺寸和结构要求,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锻造技术在斜三通制造工艺上的应用。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合理、机械性能优,且便于整体锻造成型的超临界机组蒸汽管道斜三通。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超临界机组主蒸汽管道斜三通,它包括三通主管,以及倾斜设置于三通主管上的三通支管,该三通主管和三通支管连为一整体,所述三通主管和三通支管的外管壁呈多边形结构;三通支管和三通主管的连接内侧设有管肩加强部,三通支管与三通主管的连接外侧则通过过渡连接弧相连接。
在上述结构中,由于三通主管和支管的管壁外廓呈多边形结构,这种多边形结构形成的角边棱从结构上提高了斜三通的刚性和机械强度,使斜三通能承受更高的输汽内压和蒸汽温度,也使斜三通在输送高温高压蒸汽过程中更能承受交变荷载和压力突变。又由于三通主管和支管采用了多边形轮廓,具有更好的锻造性能,更容易通过镦粗、拔长等锻造成型工序来整体锻造出斜三通,锻造斜三通的金属纤维组织连续,金属流线完整,金属组织得到强化和细化,既避免了锻造缺陷的产生,又能获得较好的锻造件力学性能。还由于在三通主管和支管连接处的内侧设置有管肩加强部,既提高主支管连接处的机械强度,又避免了连接处应力集中现象的产生。又由于在三通支管和主管连接处侧通过过渡连接弧相连接,这种平滑的连接方式避免了应力集中,增强斜三通的机械性能。
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三通主管和三通支管的外管壁呈正八边形结构。该结构更便于斜三通的整体锻造成型。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实施方式,所述管肩加强部的顶面为平面,该平面的上端与三通支管的一棱面相连,该平面的下端与三通主管的一棱面相连。所述三通主管的两管端端口内侧均设置有主管内坡口,该管端端口外侧设置有主管外坡口。该结构便于与蒸汽管道的牢固焊接。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超临界机组蒸汽管道斜三通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超临界机组蒸汽管道斜三通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主剖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结构的左视图;
图3是图1所示结构中Ⅰ部的局部放大视图;
图4是图1所示结构中Ⅱ部的局部放大视图。
图中,1—三通主管、2—管肩加强部、3—支管内坡口、4—支管外坡口、5—三通支管、6—过渡连接弧、7—主管外坡口、8—主管内坡口。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该斜三通用于1000MW级超超临界发电机组主蒸汽管道中,采用整体锻造成型,使得三通主管1和三通支管5锻为一体,锻造钢锭材料为马氏体耐热钢。在该斜三通结构中,三通主管1的管中心线与设于三通主管1上的三通支管5的管中心线相互倾斜交叉设置,其两中心线夹角为45°。三通主管1的全长为3000 mm,三通支管5的全长为1800mm,三通主管1内管孔直径为650 mm,三通支管5的内管孔直径为500 mm,三通主管1和三通支管5的外管壁呈正八边形结构,三通支管5相对的平行棱面间的距离580 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新闵(东台)重型锻造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新闵(东台)重型锻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37634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