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车辆智能防撞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376701.5 | 申请日: | 2015-06-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8810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0-07 |
发明(设计)人: | 赵丽玲;徐晨恺;郑柏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主分类号: | B60T7/12 | 分类号: | B60T7/12;B60Q5/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 |
地址: | 210044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智能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传感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辆智能防撞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高速公路交通事故频发,造成的人员伤亡人数也呈逐年上升趋势,而高速公路交通事故具有下述特点:①因疲劳驾驶、观察失误、判断失误导致的恶性事故多;②追尾碰撞多、单车事故多;大部分事故是由于驾驶者对前方车辆的车距与自身车速的不正确判断导致追尾等事故的发生。
传统的汽车防撞装置多为测定与前后方障碍的车距并产生警报,但在大部分交通事故中,警报仍不足以让驾驶者产生危机感并作出正确的应对措施。随着技术的发展,要真正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需要改进单一的仅依赖车辆间距测量的报警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车辆智能防撞装置,其目的在于,通过对本车车辆实时车速、前车车辆实时车速、本车与前车距离的融合计算,实现实时防撞报警,并控制执行机构实现自动刹车,从而提高车辆安全行驶的可靠性。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车辆智能防撞装置,包括主控制器、车距测量仪、前车速度测量仪、本车速度测量仪、电源模块、警报提醒模块和执行机构模块,所述车距测量仪、所述前车速度测量仪、所述本车速度测量仪、所述电源模块、所述警报提醒模块和所述执行机构模块分别连接至所述主控制器。进一步的,所述主控制器的主芯片为型号为ARMS3C2410的芯片。
进一步的,所述车距测量仪具体为LDM4X激光测距仪。
进一步的,所述前车速度测量仪具体为STALKER BASIC雷达测速仪。
进一步的,所述本车速度测量仪具体为霍尔式车速传感器。
进一步的,所述电源模块具体为5V稳压电源。
进一步的,所述警报提醒模块具体为蜂鸣报警器。
进一步的,所述执行机构模块具体为汽车本身的刹车系统。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改进了仅依靠车距测量产生报警,依赖驾驶员操作产生制动刹车实现安全防撞的行车弊端,采用激光测距和雷达测速等多种传感器融合的方式,通过采集本车车辆实时车速、前车车辆实时车速、本车与前车距离等实时采集行车参数,融合计算出本车的安全行驶车速。当本车车速超过安全行驶速度时,该装置发出声音警报,主控模块立即产生车辆制动信号传给执行机构模块,实现自动防撞刹车。通过安装这种车辆主动防撞安全装置,可以极大的提高车辆安全行驶的可靠性,有效降低因驾驶者判断失误而产生的车辆追尾事故。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车辆智能防撞装置的系统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辆智能防撞装置的系统框图,如图1所示,包括主控制器101、车距测量仪102、前车速度测量仪103、本车速度测量仪104、电源模块105、警报提醒模块106和执行机构模块107,车距测量仪102、前车速度测量仪103、本车速度测量仪104、电源模块105、警报提醒模块106、执行机构模块107分别连接至主控制器101。
其中,主控制器101的主芯片为型号为ARMS3C2410的芯片,是一款内核基于ARM920T的高性能32位RISC处理器,移植有Linux2.4.18内核和U-Boot1.1.4。
其中,车距测量仪102具体为LDM4X激光测距仪,激光测距仪发射出的激光经被测量物体的反射后又被激光测距仪接收,激光测距仪同时记录激光往返的时间。光速和往返时间的乘积的一半,就是测激光测距仪和被测量物体之间的车距,采用此激光测距仪的测量精度在一米以内,盲区为十米,测量范围为200米,可以有效用于高速路等场合的车距测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未经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37670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机车转向架升降导向与平衡装置
- 下一篇:一种轮胎和制动鼓连接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