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胶印机墨辊冷却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520376782.9 | 申请日: | 2015-05-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8754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0-07 |
发明(设计)人: | 耿阳婕;刘宇怀;尚长春;赵天鹏;王鹏;张可朋;杜媛英;郝昱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B41F31/02 | 分类号: | B41F31/02;B41F7/3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10054 陕西省***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胶印机 冷却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印刷机墨辊冷却系统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胶印机墨辊冷却结构。
背景技术
输墨系统的工作性能对印刷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串墨辊是输墨系统中的关键部件,在印刷过程中不断进行轴向和周向运动来打匀油墨。在串墨辊的高速运动中,因为摩擦的原因不可避免的会产生大量的热能使得串墨辊温度升高,进而影响输墨性能和印品质量。在高端印刷机中,通常采用串墨辊冷却的方法来避免油墨的温度升高;串墨辊的结构根据其冷却液循环方式分为内循环结构和外循环结构两种,一般印刷机采用的是外循环结构串墨辊冷却系统,但是这种外循环串墨辊结构已逐步被淘汰;而内循环冷却结构被取而代之,内循环冷却结构一般分为内腔式冷却结构和内套辊式冷却结构;
其中,一种内腔式串墨辊冷却结构(如图1),其原理和结构基本是串墨辊为一设有空腔的空心辊;左端轴与串墨辊连接的端面中心一轴向盲孔,如图右端轴的端面中心开一通孔;供水管通过衬套贯穿左端轴的轴向盲孔、所述串墨辊的空腔及所述右端轴的通孔中,衬套的壁面上设有若干轴向缺口;旋转接头具有进水管、进水管接口、出水管及出水管接口,它连接任右端轴的右端,并且其进水管接口和出水管接口均与外围的水箱连通;
一种包含内套辊的印刷机匀串墨辊冷却装置(如图2),串墨辊一端与传动面轴相连另一端与操作面轴相连;由传动轴与细长进水管形成一个内腔循环的回路,将冷却液送入到窜墨辊中并通过循环管道将水回流到水冷箱中:窜墨辊设计成中空内循环的结构形式,减轻了串墨辊的重量,使串墨辊具有较好的冷却效果;由于设有旋转接头,从而方便地与传动面轴相连接,且能起到密封效果;由于结构紧凑、循环效果好,能有效地对油墨温度进行控制,避免了油墨的过度乳化,使印品质量得到提高它能降低串墨辊的温度,使油墨的黏度提高,防止油墨乳化,从而提高印刷质量;
经过对现有的两种墨辊结构进行流体力学分析得到两种结构的轴向温度对比:
选取墨辊的轴向温度作为研究对象,图3和图4为墨辊轴向温度分布图,横坐标是墨辊的轴向长度,纵坐标为温度数值,轴向温度分布图反映了在墨辊轴向各位置处的温度数值;
由轴向温度可知,在墨辊冷却结构的有效工作区域段上(150mm-1350mm),内腔式墨辊冷却结构的最高温度为298K,最低为295K,平均温度为296.5K,温度变化范围ΔT=3K;内套辊式墨辊冷却结构在有效工作区域段上最高温度为297K,最低温度为295K,平均温度为296K,温度变化范围ΔT=2K;
随着我们生活质量的提高,生活环境不断的恶化,资源也在逐渐枯竭,现代印刷企业越来越重视绿色环保的概念,实施绿色印刷,发展循环经济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因此这两种串墨辊结构的冷却性能还有待提高,温度随时间的变化也有待研究。
实用新型内容
经过对现有几种串墨辊结构的冷却性能和达到稳定状态所需时间进行分析和对比,本实用新型在其基础上提出一种新型串墨辊结构,能够解决背景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它包含串墨辊和位于其一端的传动面轴4以及旋转接头3,所述的传动面轴4与旋转接头3之间间隙转动配合,所述的旋转接头3上设有上水接头2和回水接头1,所述的串墨辊包含外套辊6,该外套辊6的内部设有与其同心的内套辊8,所述内套辊8靠近传动面轴4的一端设有内回水堵头7,其另一端设有外回水堵头9,所述串墨辊的一端设有内端盖10,该内端盖10位于传动面轴4与内回水堵头7之间,所述串墨辊的另一端与操作面轴相连,所述的操作面轴与串墨辊之间设有外端盖11,所述的传动面轴4的内部设有与其同心的进水管5,该进水管5穿过内套辊8延伸到外回水堵头9内。
所述的传动面轴4与旋转接头3之间设有密封圈。
所述的传动面轴4与内端盖10之间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的操作面轴与外端盖11之间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结构紧凑、循环效果好,能有效地对油墨温度进行控制,缩短了串墨辊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提高了串墨辊的冷却性能,避免了油墨的过度乳化。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下面将结合附图对实施例作简单的介绍。
图1是背景技术中的内腔式串墨辊冷却结构示意图;
图2是背景技术中的内套式串墨辊冷却结构示意图;
图3是背景技术中的内腔式串墨辊轴向温度分布图;
图4是背景技术中的内套式串墨辊轴向温度分布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科技大学,未经西安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37678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缆标牌打印机构
- 下一篇:一种环保型五色印刷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