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圆柱式桩腿类平台三角放射齿轮齿条式升降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376799.4 | 申请日: | 2015-06-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5355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11 |
发明(设计)人: | 何可耕;黄曌宇;姜树卫;任俊星;罗瑞锋;周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振华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B17/08 | 分类号: | E02B17/08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陆嘉 |
地址: | 200125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圆柱 式桩腿类 平台 三角 放射 齿轮 齿条 升降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升式海洋平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圆柱式桩腿类平台三角放射齿轮齿条式升降装置。
背景技术
在自升式海洋平台领域,圆柱式桩腿自升式平台的升降装置主要用于升降船体或桩腿、预压载桩腿,以及在工作或风暴等站立状态的工况下支撑船体的作用。
图1为传统圆柱式桩腿升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沿A-A线剖开的剖视图。
如图1和图2所示,圆柱式桩腿传统的升降装置多布置在圆柱桩腿10的两侧,并且随着船体重量和环境载荷的增加,升降装置的能力也需要增大。升降装置包括齿轮系统20和齿条30,通过齿条30安装在圆柱桩腿10上。同时,升降框架40与齿轮系统20连接,起到支撑作用。传统的圆柱桩腿齿轮齿条升降装置仅有两套齿轮系统20和两组齿条30。齿条30与圆柱式桩腿10相连,但齿轮系统20与齿条30的啮合方向与坐标X方向一致。假设一根桩腿10需要12套齿轮系统来承载,则传统的布置方式需要6排齿轮系统。但是,此时由于排数较多,会导致升降框架40过高,由于结构刚度的原因,齿轮系统20和齿条30会产生受载极不均匀的现象。显然,对于传统的升降系统装置而言,如果齿轮系统排数过多会导致承载的不均匀性,这种不均匀性会随着齿轮系统排数的增多而增加,这就导致了齿轮承载力利用率降低。
通常,传统圆柱式桩腿升降装置采用两种途径来解决。其一是增加升降装置的数量,这就意味着齿轮系统数量和排数会增多,传统的布置方式会使升降装置高度增加,从而导致齿轮受力不均匀性加剧,即便增加齿轮数量也不会起到应有的作用。其二是增加单套升降装置的能力,势必会引起造价的大大提高和使用寿命的下降。
另外,桁架式桩腿自升式平台的齿轮齿条式抬升装置也呈三角布置,且有六套齿轮系统,但是桁架式桩腿结构要庞大很多,可能会成倍增加。这就大量占用了主甲板面积和舱室容积等平台空间。但其占用了大量的甲板面积,对自升式平台的使用空间造成了较大的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传统升降装置造价高、使用寿命短且对使用空间有较大影响的缺陷,提供一种圆柱式桩腿类平台放射对称齿轮齿条式升降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一种圆柱式桩腿类平台三角放射齿轮齿条式升降装置,其特点在于,所述升降装置包括三组齿轮系统、三组齿条及升降框架,所述齿条焊接在圆柱式桩腿上,所述齿轮系统呈三角放射状布置在所述圆柱式桩腿上;
所述齿轮系统通过所述升降框架与对应的齿条连接,使得所述齿轮系统在圆柱式桩腿类平台升降、工作或拖航时,能够与对应的所述齿条啮合。
较佳地,每组所述齿轮系统包括多排齿轮系统。
较佳地,每组所述齿轮系统中的每排所述齿轮系统包括一套齿轮系统。
较佳地,所述三组齿轮系统包括第一齿轮系统、第二齿轮系统和第三齿轮系统,所述第一齿轮系统、所述第二齿轮系统和所述第三齿轮系统两两间隔布置。
较佳地,所述第一齿轮系统、所述第二齿轮系统和所述第三齿轮系统之间间隔120°。
较佳地,所述第一齿轮系统与水平方向呈0°,所述第二齿轮系统与水平方向呈120°,所述第三齿轮系统与水平方向呈240°。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圆柱式桩腿类平台三角放射齿轮齿条式升降装置具有诸多优点:第一、减小了升降装置的高度,保证了齿轮载荷的尽可能均匀性。当齿轮承载力必须增大时,不会因为齿轮个数的增加而大量增加齿轮排数,从而改善了齿轮承载力的不均性。
第二、在环境载荷作用下,所述升降装置在各方向上的载荷都能承载,结构形式更加稳定可靠。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上述的以及其他的特征、性质和优势将通过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的描述而变的更加明显,在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始终表示相同的特征,其中:
图1为传统圆柱式桩腿升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沿A-A线剖开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圆柱式桩腿类平台三角放射齿轮齿条式升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沿B-B线剖开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它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振华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振华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37679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连拱隧道洞身管棚复合式导向墙结构
- 下一篇:一种万能型磨轮式流量调节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