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鼻小柱牵开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20376880.2 | 申请日: | 2015-06-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08905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0-21 |
发明(设计)人: | 鲍海萍;费安军;韩兴斌;田亚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珈禾整形专科医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7/02 | 分类号: | A61B17/0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顺天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17 | 代理人: | 陆军 |
地址: | 315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小柱 牵开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整形手术器械,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鼻部整形手术的牵开器。
背景技术
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美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各种整形手术中,隆鼻手术的应用越来越多。
鼻尖的形态决定于鼻尖软组织的厚度以及大翼软骨,鼻中隔软骨,侧鼻软骨三种软骨通过纤维及筋膜连接而构成的支架结构。坚挺的鼻尖更为美观,而现有人群中圆钝鼻尖者更多。普通人群中,普遍存在鼻尖圆钝上翘、鼻小柱较短的状况,可以通过整形手术置入鼻小柱假体来改善鼻尖圆钝上翘、鼻小柱较短状况。在进行鼻小柱假体植入的手术中需要使用牵开器将鼻中隔粘膜撑开。现有的鼻小柱牵开器的两个牵引杆之间的打开距离是活动不可固定的,其撑开鼻中隔粘膜的大小完全依靠医生的经验与手上动作进行控制,若鼻中隔粘膜撑开过大会造成疼痛,然而鼻中隔粘膜撑开太小则手术视野过小不利于医生进行操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出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的鼻小柱牵开器。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鼻小柱牵开器,用于在鼻部整形手术中撑开鼻中隔粘膜,为鼻小柱假体的植入准备条件,该鼻小柱牵开器包括对称结构且尾部设有手柄的第一牵引杆和第二牵引杆,所述第一牵引杆和第二牵引杆相互铰接连接且该第一牵引杆和第二牵引杆的前端为长度大于2cm的直线形;所述第一牵引杆和第二牵引杆的前端分别具有以第一牵引杆和第二牵引杆为转轴转动的牵开叶;所述第一牵引杆和第二牵引杆的手柄之间设置有用于将第一牵引杆和第二牵引杆端部撑开距离固定的限位装置。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限位装置为齿轮定位装置,该齿轮定位装置包括圆弧形母齿轮盘、公齿轮盘及弹簧片,其中,母齿轮盘的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一牵引杆上,另一端从第二牵引杆的通孔穿出,该母齿轮盘外侧的齿与所述公齿轮盘上的齿相啮合;所述公齿轮盘的内端绞接连接在第二牵引杆上,且该内端与所述弹簧片的一端抵靠,弹簧片的另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二牵引杆上,所述公齿轮盘的外端为自由端把手。采用的齿轮定位装置,结构牢固、操作方便。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母齿轮盘上设有长度/角度刻度,以直观标示当前第一牵引杆和第二牵引杆的相对位置。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限位装置为螺杆定位装置,该螺杆定位装置包括定位螺杆以及定位螺母,所述定位螺杆的一端铰接连接在所述第一牵引杆上,该定位螺杆的另一端穿设在第二牵引杆的通孔内且所述定位螺母位于所述第二牵引杆的外侧。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定位螺杆上设有长度/角度刻度,以直观标示当前第一牵引杆和第二牵引杆的相对位置。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牵开叶为一端窄、一端宽的柳叶形结构,并且该牵开叶的窄端为自由端。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牵开叶通过锁紧螺栓锁紧固定在所述第一牵引杆和第二牵引杆上,并且所述第一牵引杆和第二牵引杆上围绕所述锁紧螺栓分别设置有角度刻度,以指示所述牵开叶的固定角度。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第一牵引杆或者第二牵引杆开设有用于安装吸引管的凹槽,吸引管沿该凹槽延伸至第一牵引杆或者第二牵引杆的前端。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第一牵引杆和第二牵引杆之间设置限位装置来实现对鼻中隔粘膜的精确分离,为鼻小柱假体的植入手术创造操作空间和视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的鼻小柱牵开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的牵开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的齿轮定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实施例获得其他的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珈禾整形专科医院有限公司,未经宁波珈禾整形专科医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37688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