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海岸电缆地埋管冷却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377719.7 | 申请日: | 2015-05-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88465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16 |
发明(设计)人: | 赵文琪;许光映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海洋学院 |
主分类号: | H01B7/42 | 分类号: | H01B7/42;H01B9/00;H01B7/14;H02G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60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海岸 电缆 冷却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缆地埋管冷却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海岸电缆地埋管冷却装置。
背景技术
舟山群岛是以岛屿多为特点,海岛之间电力输送是靠海底电缆实现的,电缆芯线是由铜材料制成的,外层包裹绝缘层,电缆输送电力过程是要发热的,其铜芯温度不能超过90℃,相应的绝缘层外表外表面一般不能超过40℃,绝热层长时间在高温会使绝缘层会失效,使电缆会漏电。在海底的电缆因置于海水中其冷却条件较好,但电缆在从海面到海岸电塔架之间上岸部分却被套在水泥管里,空气流动很差,电缆冷却受到挑战,电力输送容量受到限制,因而影响正常工作能力发挥,必须改善这段电缆冷却条件以提高电力输送容量,而这项技术目前还没有很好解决。国家专利数据库检索,公开号CN203941754U中提出利用重力热管冷却方案。重力热管冷却效果受到环境气温、风速、光照等因素影响,导致换热效率不稳定,而舟山本地地下土壤对于电缆来说,其实是个很好冷源,地下一定深度温度就恒定不变,这个温度大约20℃。本专利就是基于这样背景而设计海岸段电缆地埋管冷却装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专门针对海岸电缆进行冷却的海岸电缆冷却装置,该冷却装置能使海岸电缆保证正常的工作能力,提升电缆输送电力容量。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海岸电缆冷却装置,包括穿设在水泥套管内的电缆,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根或多根冷却水管,冷却水管穿设在水泥套管内并与电缆同方向设置;还包括水平地埋管,所述地埋管包括根据需要确定埋管长度和埋管深度。所述冷却水管的两端分别通过外部管路与地埋管的进水端和出水端连通形成回路。所述外部管路上设有循环水泵。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分别控制循环水泵转速。所述控制器输入参数来自设在电缆外表面温度传感器。
上述冷却水管有两根,所述电缆设置在两根冷却水管之间。当然水管根数可根据需要具体设定,设置两根水管从冷却效果和制造成本综合考虑。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利用地埋管冷却水冷却电缆所在水泥套管空间,使空气保持一定温度水平,另一方面冷却空间空气又冷却电缆。使电缆内部发热释放给水泥套管空间空气,冷水在套管里吸热后被泵回地埋管,通过土壤使热水得以冷却。控制器根据电缆表面温度传感器信号调节水泵转速,埋管长度和深度可以根据具体工程分别确定。这样设计方案具有确保电缆温度控制,同时经济上能耗低,施工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中,1是地埋管,2是冷却水管,3是电缆,4是水泵,5是控制器,6是水泥套管,7是温度发信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
一种海岸电缆地埋管冷却装置,包括穿设在水泥套管6内的电缆3。
一根或多根冷却水管2,冷却水管2穿设在水泥套管6内并与电缆3同方向设置,本实施例中的冷却水管2有两根,所述电缆3设置在两根冷却水管5之间。
一组或多组地埋管1,地埋管1与水泥铺设,冷却水管3的两端分别通过外部管路与地埋管1的入水端和出水端连通形成回路,外部管路上设有循环水泵4,循环泵4设置在水泥套管6与地埋管1的进水端之间的外部管路上。
控制器5通过发信器7控制循环水泵的转速控制冷水流量。所述发信器7是黏贴在电缆表面的温度传感器。
实施时,地埋管选择防腐的塑料管,管埋深要结合当地的海岸边的土壤情况,埋管长度结合电缆发热量确定。
本装置的工作原理及过程如下:
冷却水流过水泥套管中水管,水管表面温度是低的,这样套管里空气和水管之间换热,使其温度下降,电缆一方面和水管之间换热使其温度下降同时冷却空气又冷却电缆。冷水在套管里吸热后被泵回地埋管中,被土壤冷却降温后又流入水管用于带走电缆散热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海洋学院,未经浙江海洋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37771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