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单肩手吊带有效
申请号: | 201520378388.9 | 申请日: | 2015-06-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2323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0-28 |
发明(设计)人: | 孙国芳;李靖;周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绍兴市人民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F5/40 | 分类号: | A61F5/40;A61F5/05 |
代理公司: | 绍兴市越兴专利事务所 33220 | 代理人: | 蒋卫东 |
地址: | 312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单肩手 吊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手吊带,具体涉及一种单肩手吊带,属于医疗器材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肩关节手术后,通常需要使用手吊带来定位,以利于恢复。现有技术的手吊带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用新型专利第200920026980.7号所示,其在使用时使上臂处于内旋状态,导致肩部肌肉张力较高,不利于后期功能恢复,同时压迫患侧肩部,造成疼痛感明显。
因此,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确有必要提供一种新型的单肩手吊带,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所述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舒适,无患肩压迫感,利于恢复的单肩手吊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单肩手吊带,其包括托架、颈部挂带、手臂粗细调节带、靠垫、固定带以及臂力恢复圈;其中,所述颈部挂带连接至托架的上部;所述手臂粗细调节带分别缝制在托架的上部;所述靠垫固接在托架的一侧;所述固定带连接在靠垫上;所述臂力恢复圈连接至托架的底部。
本实用新型的单肩手吊带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颈部挂带呈对角连接至托架上。
本实用新型的单肩手吊带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手臂粗细调节带和固定带上均设置有粘扣。
本实用新型的单肩手吊带还设置为:所述托架包括外层布、内层布、硬板层以及海绵层;所述海绵层设置在硬板层上;所述硬板层和海绵层设置在外层布和内层布之间;所述外层布和内层布相缝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单肩手吊带通过增设靠垫,使上臂能够保持旋转中立位,能够放松肩部肌肉,降低张力,减轻疼痛感,利于后期功能恢复。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单肩手吊带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托架的剖面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单肩手吊带的使用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说明书附图1至附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单肩手吊带,其由托架1、颈部挂带2、手臂粗细调节带3、靠垫4、固定带5以及臂力恢复圈6等几部分组成。
其中,所述颈部挂带2连接至托架1的上部,具体的说,所述颈部挂带2呈对角连接至托架1上,其悬挂在颈部后,受力点位于手术后肩部的另一侧。
所述手臂粗细调节带3分别缝制在托架1的上部,其上设置有粘扣7,从而能够根据患者手臂的粗细调节托架1的大小。
所述靠垫4固接在托架1的一侧,其能抵贴在人体10上,从而能够更换的将手臂定位,使上臂能够保持旋转中立位,能够放松肩部肌肉,降低张力,减轻疼痛感,利于后期功能恢复。
所述固定带5连接在靠垫4上,其上上亦设置有粘扣7,能将靠垫4固定在人体10上。
所述臂力恢复圈6连接至托架1的底部,病人可利用该臂力恢复圈6进行恢复锻炼。
进一步的,所述托架1包括外层布11、内层布12、硬板层13以及海绵层14。所述海绵层14设置在硬板层13上,其使伤者感觉舒适。所述硬板层13和海绵层14设置在外层布11和内层布12之间;所述外层布11和内层布12相缝合。
以上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为本创作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创作,凡在本创作的精神及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创作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绍兴市人民医院,未经绍兴市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37838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