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分离式防雷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378545.6 | 申请日: | 2015-06-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33130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09 |
发明(设计)人: | 黄军凯;曾华荣;黄欢;刘华麟;杨涛;张强;毛先胤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电力试验研究院;成都星河科技产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T19/04 | 分类号: | H01T19/04 |
代理公司: | 贵阳中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52100 | 代理人: | 商小川 |
地址: | 550002 ***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分离 防雷 装置 | ||
1.一种分离式防雷装置,包括针体(1)、波阻避雷装置(2)和雷电计数器(3),雷电计数器(3)固定于雷电计数器紧固装置(4)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引下线(5),针体(1)通过引下线(5)与波阻避雷装置(2)的一端相连,波阻避雷装置(2)的另一端通过引下线(5)与雷电计数器(3)相连,波阻避雷装置(2)和引下线(5)上分布设置有绝缘支撑杆(6),所述针体(1)的底部还设置有针体紧固装置(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分离式防雷装置,其特征在于:针体(1)包括针尖(11)、绝缘棒(12)和引下线接线口(13),针尖(11)的下端与绝缘棒(12)的上端相对接,引下线接线口(13)设置于针尖(11)的下端处,且针体(1)通过针尖(11)下端的引下线接线口(13)与连接有波阻避雷装置(2)的引下线(5)相连,所述针体紧固装置(7)设置于绝缘棒(12)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分离式防雷装置,其特征在于:绝缘棒(12)上沿其长度方向分布设置有两个针体紧固装置(7)。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分离式防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针体紧固装置(7)为可调式紧固装置,包括角钢式抱箍(71)、方向调节紧固件(72)和针体紧固件(73),针体紧固件(73)固定于方向调节紧固件(72)上,针体紧固件(73)通过方向调节紧固件(72)固定于角钢式抱箍(71)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分离式防雷装置,其特征在于:方向调节紧固件(72)与针体紧固件(73)之间以及角钢式抱箍(71)与方向调节紧固件(72)之间均采用螺钉连接,且连接方向调节紧固件(72)和角钢式抱箍(71)的仅为一个调节螺钉(74),角钢式抱箍(71)和方向调节紧固件(72)上对应设置螺钉的孔均为腰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一种分离式防雷装置,其特征在于:针体紧固件(73)为内径大于绝缘棒(12)直径的筒体,针体(1)上的绝缘棒(12)通过旋紧螺钉(75)旋紧固定于针体紧固件(73)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分离式防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针体(1)共两个,而波阻避雷装置(2)仅为一个,两个针体(1)中针尖(11)的下端分别通过引下线(5)与波阻避雷装置(2)相连。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分离式防雷装置,其特征在于:波阻避雷装置(2)包括波阻避雷装置基体(21),波阻避雷装置基体(21)的一端设置有引下线进线接口(22),波阻避雷装置基体(21)的另一端设置有引下线出线接口(23),且引下线进线接口(22)和引下线出线接口(23)分别对接有绝缘支撑(24),针体(1)通过引下线(5)与引下线进线接口(22)相连,引下线出线接口(23)通过引下线(5)与雷电计数器(3)相连,波阻避雷装置基体(21)两端的绝缘支撑(24)上分别固定有绝缘支撑杆(6)。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分离式防雷装置,其特征在于:波阻避雷装置(2)和引下线(5)均通过紧固件(8)与绝缘支撑杆(6)的一端相连。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分离式防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支撑杆(6)的长度为0.35~0.75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电力试验研究院;成都星河科技产业有限公司,未经贵州电力试验研究院;成都星河科技产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378545.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动能负氧离子培养舱
- 下一篇:换向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