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快速加热的牛奶电加热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20378649.7 | 申请日: | 2015-06-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54659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23 |
发明(设计)人: | 渠莉 | 申请(专利权)人: | 渠莉 |
主分类号: | A47J36/24 | 分类号: | A47J36/2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1400 浙江省杭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快速 加热 牛奶 加热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小电器领域,尤其是一种牛奶加热器。
背景技术
婴儿进食时间和进食量不确定,需要进食后需要快速准备好婴儿奶粉,科学研究表明奶粉进食的最佳温度为37℃~42℃之间,提前准备好的牛奶后会变凉,最好冲好的奶粉放在牛奶加热器中进行保温。
浙江大学在申请号:2008101624204、发明名称:牛奶加热恒温器、公开日2009年7月8号的发明专利中公开了一种牛奶加热恒温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壳、温度感应器和加热装置,温度感应器设在机壳的机盖上,加热装置设在机壳内,温度感应器通过导线与加热装置连接,机盖与机壳通过连接中枢连接;所述加热装置包括盛器、加热电阻、控温电板和变压器,加热电阻通过控温电板与变压器相连,盛器设置在加热电阻内部;所述加热装置控制温度在37℃~42℃;机盖上设有和温度感应器相连的液晶屏和指示灯,控制键和控温电板通过电路与液晶屏相连;机壳和加热装置之间设有隔热层,所述隔热层为可拆卸的,隔热层上方设有防漏层;所述盛器下方设有减震器。该发明中牛奶和加热水处于静止状态,主要靠传导方式进行热量传递,存在牛奶加热过慢,牛奶温度不均匀,外层牛奶热、内层牛奶凉的情况。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能均匀、快速加热的牛奶电加热器。
本实用新型中的一种快速加热的牛奶电加热器,包括电机、加热腔、外壳、偏心轮、加热管、外壳盖、加热腔盖,所述加热腔底部设有加热腔凸台,所述偏心轮上设有偏心轮定位柱、固定孔;所述电机安装在外壳底部,加热管安装在加热腔的内壁上,加热腔凸台和传送带相连,可滑动的安装在外壳上,偏心轮通过固定孔和电机相连、通过偏心轮定位柱和传送带相连。电机转动通过偏心轮带动奶瓶来回晃动,牛奶和水来回混合均温,加热均匀,温度上升快。
作为优选,所述外壳和外壳盖为保温材料制成。保温效果好,省电。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通过电机带动奶瓶晃动混合,牛奶温度均匀,温度上升快。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快速加热的牛奶电加热器俯视图。
图2为图1中A-A剖面视图。
图3为图1中B-B剖面视图。。
图4为外壳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电加热器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偏心轮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1、奶瓶,2、电机,3、加热腔,4、外壳,5、偏心轮,6、加热管,7、外壳盖,8、加热腔盖,9、弹簧,10、温度传感器,11、传送带,31、加热腔凸台,32、导槽,41、导轨,51、偏心轮定位柱,52、固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不应将此理解为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主题的范围仅限于上述实施例。
如图1-6所示,一种快速加热的牛奶电加热器包括奶瓶1、电机2、加热腔3、外壳4、偏心轮5、加热管6、外壳盖7、加热腔盖8、弹簧9、温度传感器10,加热腔3底部设有加热腔凸台31,内壁设有导槽32,外壳4底部设有导轨41,偏心轮5上设有偏心轮定位柱51、固定孔52;电机2安装在外壳4底部,加热管6安装在加热腔3的内壁上,温度传感器10安装在加热腔3上,弹簧9安装在导槽32上,加热腔凸台31和传送带11相连,可滑动的安装在导轨41上,偏心轮5通过固定孔52和电机相连2、通过偏心轮定位柱51和传送带11相连,奶瓶1通过弹簧9固定在加热腔3上。弹簧9可以将奶瓶1固定在加热腔内,放入较大的奶瓶时弹簧9被压缩,可以适应不同的奶瓶大小。
当需要加热牛奶时,将水倒入加热腔内,打开加热器开关,加热管6通电开始加热,同时电机2开始转动带动偏心轮5转动,传送带11跟着偏心轮5运动,由于导轨41的限制,加热腔3沿着导轨左右往复运动,加热腔3内的水和牛奶晃动,冷热液体混合传热,牛奶温度均匀,加热快,当温度传感器温度10达到设定温度后停止加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渠莉,未经渠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37864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