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差速度辊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378789.4 | 申请日: | 2015-06-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7323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18 |
发明(设计)人: | 张成耀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普同实验分析仪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3/46 | 分类号: | B29C43/4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0430 广东省广州市番***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种差 速度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挤压定型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应用于橡塑片材/薄膜压制压延成型的差速度辊压装置。
背景技术
塑料薄膜、橡胶/塑料片材的应用越来越广,其成型过程会涉及到利用双辊或多辊对聚合物进行挤压定型,其中辊的作用对薄膜/片材制品进行输送。运行过程中辊与薄膜/片材的接触面是点面接触或面面接触,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保护成型制品材料的表面质量及输送稳定性,这就必须要求互压的双辊的表面接触点线速度要相同。目前,市面对压辊采用的方式是利用齿轮或链条同步驱动或采用独立电机单独控制;并且每个辊加工过程直径很难保证与设计要求完成一致。这些因素导致了压辊接触点处两辊的线速度不一致,最终影响产品质量。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只有通过提高加工与控制精度才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速差过大的缺陷,但是这种方案不仅技术难度大,成本高,而且不能彻底解决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性能稳定、控制精度更高和结构简单的差速度辊压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差速度辊压装置,包括主动辊、与主动辊传动连接的从动辊,及在从动辊上设有的差速驱动装置。其中,主动辊上设置有第一电机,从动辊上设置有第二电机。从动辊上设置有第一差速驱动装置。第一差速驱动装置的输出端与从动辊的轴连接。第二电机上设置有第二差速驱动装置,第二差速驱动装置的输入端与第二电机的轴连接。主动辊的辊面线速度大于从动辊的辊面线速度。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主动辊与第一电机连接。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差速驱动装置包括与从动辊的轴连接的第一超越离合器和在第一超越离合器上设有的第一链轮。第一差速驱动装置的输出端设置于从动辊与第一超越离合器之间的第一超越离合器上。第二差速驱动装置包括第二电机的轴连接的第二超越离合器和在第二超越离合器上设有的第二链轮。第二差速驱动装置的输入端设置于第二超越离合器的端部。第一链轮与第二链轮之间链条传动连接。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主动辊相对于从动辊的速度差为0.2-1%。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主动辊相对于从动辊的速度差为0.5%。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具有性能稳定、控制精度更高和结构简单的效果。由于主动辊在第一电机的驱动下转动,辊面线的速度大于从动辊上第二电机作用下辊面的线速度,实现速差变小的目的,并且可以保证上述速差仍然在机械加工误差允许范围内。工作时,在主动辊与从动辊对压过程中,主动辊会在摩擦力的作用下通过橡胶材料的传力作用带动从动辊,并以相同的辊面线速度运转,以最大限度地减少两对压辊之间辊面线速度的误差。上述改进与现有技术相比,实现了控制精度高,效果好,并可以充分满足用户对工艺的要求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主动辊与第一电机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从动辊与第二电机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差速驱动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4所示,一种差速度辊压装置,包括主动辊01、与主动辊01传动连接的从动辊02,及在从动辊02上设有的差速驱动装置03。主动辊01上设置有第一电机11,从动辊02上设置有第二电机21。从动辊02上设置有第一差速驱动装置33,第一差速驱动装置33的输出端31与从动辊02的轴连接。第二电机21上设置有第二差速驱动装置34,第二差速驱动装置34的输入端32与第二电机21的轴连接。主动辊01的辊面线速度大于从动辊02的辊面线速度。主动辊01与第一电机11连接。
第一差速驱动装置33包括与从动辊02的轴连接的第一超越离合器331和在第一超越离合器331上设有的第一链轮332,第一差速驱动装置33的输出端31设置于从动辊02与第一超越离合器331之间的第一超越离合器331上。第二差速驱动装置34包括第二电机21的轴连接的第二超越离合器341和在第二超越离合器341上设有的第二链轮342,第二差速驱动装置34的输入端32设置于第二超越离合器341的端部。第一链轮332与第二链轮342之间链条343传动连接。主动辊01相对于从动辊02的速度差为0.2-1%,优选的速度差为0.5%。
工作时,在主动辊01与从动辊02对压过程中,主动辊01会在摩擦力的作用下通过橡胶材料的传力作用带动从动辊02,并以相同的辊面线速度运转,以最大限度地减少两对压辊之间辊面线速度的误差。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普同实验分析仪器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市普同实验分析仪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37878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SPI接口的寄存器快捷读写方法
- 下一篇:一种数据块迁移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