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游离水脱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378928.3 | 申请日: | 2015-06-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79486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18 |
发明(设计)人: | 刘敬社;张忠富;郭磊;谷佳占;郑东振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中海石油炼化有限责任公司;海工英派尔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G33/06 | 分类号: | C10G33/06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3 | 代理人: | 李翔;黄志兴 |
地址: | 100010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游离 脱除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石油和石化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游离水脱除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通过油田采出的原油大多是含有水分的油水混合液体,这样的油液不能在生产中直接利用,需要进行游离水脱除处理。
在油田开采初期,原油含水量较低(约含水40%~60%),而在油田开采的后期,原油含水量会逐步增高。随着原油含水量的逐步增高,传统中的游离水脱除装置的水油分离能力逐渐无法满足使用需求,经游离水脱除装置处理有后的油含水和污水含油指标均不合格。
因此,希望有一种水油分离能力较高的游离水脱除装置能够克服或者至少减轻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游离水脱除装置,该游离水脱除装置具有较高的游离水脱除效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游离水脱除装置,该游离水脱除装置包括:分离罐,该分离罐上设置有进液口、出水口和出油口,所述游离水脱除装置还包括:进液分布器,该进液分布器设置在所述分离罐内部且与所述进液口连接;调整板,该调整板上形成有多个沿所述调整板的厚度方向延伸的通孔,以阻挡从所述进液分布器流来的流体;以及填料部,该填料部在所述分离罐内位于所述调整板与所述出水口和出油口之间,以将流经所述调整板的流体经过油水分离后使油和水分别流向所述出油口和出水口。
优选地,所述进液分布器为挡流板、渐扩管或扩散喷头。
优选地,所述进液口、出水口和出油口均设置在所述分离罐的第一侧处,所述进液分布器设置在所述分离罐的与所述第一侧相对的第二侧处,所述进液口通过设置在所述分离罐内部的连接管与的所述进液分布器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侧为所述分离罐沿长度方向的一端,所述第二侧为所述分离罐沿长度方向的另一端,所述进液分布器、调整板和填料部沿所述分离罐的长度方向依次布置。
优选地,所述调整板垂直于所述分离罐的长度方向,并且所述调整板的面积大于所述分离罐的垂直于所述分离罐的长度方向的横截面的面积的一半。
优选地,所述游离水脱除装置还包括:与所述出水口连接的收水槽,该收水槽设置在所述分离罐的下部,且所述收水槽的下部设置有进水开口且上部封闭,以将经过油水分离后的水收纳后流向所述出水口;以及与所述出油口连接的收油槽,该收油槽设置在所述分离罐的上部,所述收油槽的上部具有进油开口且下部封闭,以将经过油水分离后的油收纳后流向所述出油口。
优选地,所述填料部与所述收水槽和收油槽之间设置沉降区。
优选地,所述填料部包括沿所述分离罐的长度方向依次布置的第一波纹板填料部和第二波纹板填料部。
优选地,所述第一波纹板填料部和第二波纹板填料部的波纹板填料为具有亲油性的波纹板填料。
优选地,所述填料部包括用于冲洗所述填料部的冲洗件。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游离水脱除装置能够具有较高的游离水脱除效率,可在较短时间内实现油水分离,并且能够在现场工况温度下保障对于高含水量的油水混合的脱水效果,无需加热,节约能源。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的游离水脱除装置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分离罐;2进液分布器;3调整板;4第一波纹板填料部;5人孔;6第二波纹板填料部;7安全阀口;8收油槽;9出油口连接管;10进液口;11出水口;12出油口;13出水口连接管;14收水槽;15沉降区;16连接管;17第二冲洗件;18第一冲洗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在本实用新型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左、右”通常是指附图中所示的“上、下、左、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中海石油炼化有限责任公司;海工英派尔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中海石油炼化有限责任公司;海工英派尔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37892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柴油脱水装置
- 下一篇:一种有机垃圾连续裂解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