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镀槽有效
申请号: | 201520379328.9 | 申请日: | 2015-06-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52884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11 |
发明(设计)人: | 罗日良;徐叶霖;高竹梅;陈志红;曾雪华;曹培福;陈尔清;罗开勋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格普斯纳米电热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5D17/02 | 分类号: | C25D17/02 |
代理公司: | 深圳国鑫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24 | 代理人: | 丁雪娥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镀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镀槽。
背景技术
电镀槽是电镀设备中最基础的配套,一般用来装置电镀液,用于镀锌、镀铜、镀镍、镀金等。电镀槽主要构件包括槽体、电镀液加热及冷却装置、导电装置和搅拌装置等,槽体有时直接盛装溶液如热水槽等。
一般电镀槽的槽体中使用普通的电热管对电镀液加热,由于槽体采用一体式的结构,电镀液在槽体中的流动时间很短,加热效果不好,而且采用普通的电热管加热,电热管容易被腐蚀,既不安全,也不环保。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电镀槽,通过在槽体中设置隔板,增加电镀液在槽体中的流动时间,加热效果明显改善,且采用电热膜加热管加热,不怕被腐蚀,既安全又环保。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电镀槽,包括槽体、隔板、进液口、出液口和电热膜加热管,所述隔板把槽体分隔为低温区和高温区,低温区连接进液口,高温区连接出液口,该隔板在远离进液口及出液口侧和槽体之间有间隙,所述电热膜加热管固定在槽体中,该电热膜加热管由电热膜载体、沉积在所述电热膜载体内表面的半导体电热膜和与所述电热膜电连接的导线组成。工作时,电镀液进入槽体,先后经过低温区、间隙及高温区,不断加热,电镀液在槽体中的流动时间变长,加热效果更好,且采用电热膜加热管加热,不怕被腐蚀,既安全又环保。
进一步,所述半导体电热膜沉积在电热膜载体内表面的上、下部分及一个端部。
进一步,所述槽体中的电热膜加热管至少为三根。
再进一步,所述槽体中的电热膜加热管为六根,两根在槽体的低温区,四根在槽体的高温区。
更进一步,所述槽体中的隔板由耐强腐蚀性的材料制得,能有效抵抗电镀液的强腐蚀性,电镀槽的使用寿命增长。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电镀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电热膜加热管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图1及图2来介绍本实用新型一种电镀槽的最佳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电镀槽,包括槽体1、隔板2、进液口3、出液口4和电热膜加热管5,所述隔板2把槽体1分隔为低温区6和高温区7,低温区6连接进液口3,高温区7连接出液口4,所述隔板2由耐强腐蚀性的材料制得,该隔板2在远离进液口3及出液口4侧和槽体1之间有间隙8,所述电热膜加热管5为六根,两根固定在槽体1的低温区6,四根固定在槽体1的高温区7,该电热膜加热管5由电热膜载体11、沉积在所述电热膜载体内表面的半导体电热膜12和与所述电热膜电连接的导线13组成,其中,半导体电热膜12沉积在电热膜载体11内表面的上、下部分及一个端部。电镀槽工作时,电镀液通过进液口3进入槽体1的低温区6,低温区6的两根电热膜加热管5对其加热,加热后的电镀液,经过间隙8流向槽体1的高温区7,高温区7的四根电热膜加热管5对电镀液继续加热,使用后的电镀液再通过出液口4流出;由于槽体中的电镀液先后流经其中的低温区、间隙及高温区,电镀液在槽体中的流动时间变长,电热膜加热管对电镀液的加热时间变长,加热效果更好,且采用电热膜加热管加热,加热管不怕被腐蚀,既安全又环保。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故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格普斯纳米电热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格普斯纳米电热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37932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路板垂直电镀用夹具
- 下一篇:一种气控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