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煤矿挖掘机械臂有效
申请号: | 201520379970.7 | 申请日: | 2015-06-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91771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0-07 |
发明(设计)人: | 蔡秀凡;李洪彪;秦振华;梁亚伟;张建昌;安广耀 | 申请(专利权)人: | 蔡秀凡 |
主分类号: | E21C47/02 | 分类号: | E21C47/02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龙科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23206 | 代理人: | 高媛 |
地址: | 467500 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煤矿 挖掘 机械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程机械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挖掘机械臂。
背景技术
煤矿机械属于机械的一个大的分类,煤矿机械是专门用于煤矿开采的机械,由于其专业的特点而不同于其他矿山机械,作为煤炭生产的大国,中国每年煤炭的产量在不断的提升,截止2014年底全国的煤炭产量突破了38.7亿吨,煤矿机械的生产在我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机械式挖掘机属于露天煤矿机械,铰接式反铲是单斗液压挖掘机最常用的结构型式,动臂、斗杆和铲斗等主要部件彼此铰接在液压缸的作用下各部件绕铰接点摆动,完成挖掘、提升和卸土等动作。
斗杆和动臂的相对转角由斗杆液压缸控制,当斗杆液压缸伸缩时,斗杆即可绕动臂上的铰点转动,在挖掘作业时,斗杆液压缸的伸缩范围限制了斗杆的转动角度,使挖掘机的作业型式单一。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斗杆转动角度大,挖掘范围广的煤矿挖掘机械臂。
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煤矿挖掘机械臂,包括铲斗、连杆、摇杆、铲斗油缸、斗杆、斗杆油缸、动臂及动臂油缸;所述动臂的下铰点与挖掘机的回转平台铰接,所述动臂油缸的缸体端部与回转平台铰接,所述动臂油缸的活塞杆外端与动臂铰接,所述斗杆的上端与动臂的上端铰接,斗杆的下端与铲斗铰接,铲斗与连杆下端铰接,所述连杆上端与铲斗油缸的活塞杆外端以及摇杆a一端三者铰接,所述摇杆a另一端与斗杆铰接,所述铲斗油缸的缸体端部与斗杆铰接,所述斗杆油缸的缸体外端与斗杆铰接;所述煤矿挖掘机械臂还包括弯杆;所述弯杆一端与斗杆油缸的活塞杆外端固定连接,所述弯杆另一端与斗杆铰接,所述弯杆为向外凸的圆弧形杆。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弯杆为向外凸的圆弧形杆,可以绕过动臂,推动斗杆转动角度增大,使煤矿挖掘机的挖掘范围变广。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图1之A部放大图;
其中:1—铲斗;2—连杆;3—摇杆a;4—铲斗油缸;5—斗杆;6—弯杆;7—摇杆b;8—斗杆油缸;9—动臂;10—动臂油缸;11—回转平台。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煤矿挖掘机械臂,包括铲斗1、连杆2、摇杆a3、铲斗油缸4、斗杆5、斗杆油缸8、动臂9及动臂油缸10;所述动臂9的下铰点B与挖掘机的回转平台11铰接,所述动臂油缸10的缸体端部与回转平台11铰接,所述动臂油缸10的活塞杆外端与动臂9铰接,所述斗杆5的上端与动臂9的上端铰接,斗杆5的下端与铲斗1铰接,铲斗1与连杆2下端铰接,所述连杆2上端与铲斗油缸4的活塞杆外端以及摇杆a3一端三者铰接,所述摇杆a3另一端与斗杆5铰接,所述铲斗油缸4的缸体端部与斗杆5铰接,所述斗杆油缸8的缸体外端与斗杆5铰接;所述煤矿挖掘机械臂还包括弯杆6;所述弯杆6一端与斗杆油缸8的活塞杆外端固定连接,所述弯杆6另一端与斗杆5铰接,所述弯杆6为向外凸的圆弧形杆。
所述煤矿挖掘机械臂还包括摇杆b7;所述摇杆b7由两段杆铰接而成,所述摇杆b7一端与动臂9铰接,摇杆b7另一端与弯杆6铰接。
所述摇杆b7在不影响弯杆6的活动的前提下,能够稳固弯杆5。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与工作方式与现有挖掘机相同,只是增加弯杆6,弯管6为向外凸的圆弧形杆,可以绕过动臂,推动斗杆转动角度增大,使煤矿挖掘机的挖掘范围变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蔡秀凡,未经蔡秀凡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37997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前照灯调光组件布置结构
- 下一篇:一种太阳能台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