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室内用高效能简易组合式冷风热风发生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380014.0 | 申请日: | 2015-06-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1794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0-21 |
发明(设计)人: | 肖啸越 | 申请(专利权)人: | 肖啸越 |
主分类号: | F24F5/00 | 分类号: | F24F5/00 |
代理公司: | 长沙正奇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43113 | 代理人: | 马强 |
地址: | 412008 湖南省***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室内 高效能 简易 组合式 冷风 热风 发生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设计家用电器,进一步是指一种简易组合式冷风热风发生装置。
背景技术
现在,农村农民家庭已基本通电,但在经济欠发达农村地区因受经济条件制约,能制冷和制热的压缩式空调机没有普及,经济条件较好的也只在一间房配备空调;这些地区冬天屋内烧煤取暖煤气中毒时有发生,不安全,不利环保;烧柴取暖烟熏灰大,资源困难;能产生暖风的电取暖器价格高,农村难普及;一般电取暖器因不能使热空气流动而供暖效率低;一般电取暖器还造成室内空气干燥,使人不舒适。另一客观情况是,这些地区电风扇基本普及,冬季闲置。
有人利用电风扇做风源设计了一种可产生热风的电取暖器,但电热元件直接安装风扇的安全防护网罩上,过热时易发生事故或烧损风扇,夏天使用时不方便更换电热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设计一种室内用高效能简易组合式冷风热风发生装置,可保留电风扇产生凉风的功能,又可附加电热装置后吹出热风,使用安全、方便,结构简单、造价低廉,经久耐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室内用高效能简易组合式冷风热风发生装置包括电风扇和电发热器,其结构特点是,所述电发热器有圆圈形外壳,该圆圈形外壳的后端同中空的圆柱形导风筒的前端相接,所述圆柱形导风筒的后端经搭扣同电风扇的前网罩与后网罩对接端部位相连接并位于电风扇的出风侧;所述圆圈形外壳中装有至少三条相互平行设置的电热元件,相邻两条电热元件之间有通风间隙;所述电热元件是横截面为V型的条形体且其尖端与电风扇的出风方向相对;所述圆圈形外壳的前端装用于调节风向的联动板。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出进一步说明。
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包括电风扇和电发热器,其结构特点是,所述电发热器有圆圈形外壳11,该圆圈形外壳11的后端同中空的圆柱形导风筒7的前端相接,所述圆柱形导风筒7的后端经搭扣5同电风扇的前网罩6与后网罩4对接端部位相连接并位于电风扇的出风侧;参见图2和图3,所述圆圈形外壳11中装有至少三条相互平行设置的电热元件15,相邻两条电热元件15之间有通风间隙;所述电热元件15是横截面为V型的条形体且其尖端与电风扇的出风方向相对;所述圆圈形外壳11的前端装有用于调节风向的联动板。
如图1,所述调节风向的联动板可以是水平安装而用以调节向上或向下之风向的第一联动板9,也可以是竖直安装而用以调节向左或向右之风向的第二联动板10。
还可在所述中空的圆柱形导风筒7后端设置温度传感器16,如图5,该温度传感器16的信号输出线同电热元件15的电源控制器17信号输入端相接。
参见图1,本使用新型的使用方法是,图1左侧的已有电风扇可单独使用,夏季降温;做为热风发生装置时,将圆圈形外壳11的后端同中空的圆柱形导风筒7的前端相接,而圆柱形导风筒7的后端经搭扣5同电风扇的前网罩6与后网罩4对接端部位相连接;接通电热元件的电源使其发热,打开电风扇电源并选择适当的风力大小,即可吹出热风;调节第一联动板9或第二联动板10即可改变风向。横截面为V型的条形电热元件相对平板结构有较大的发热面,因而可以在有限的面积内获得较多的发热量;圆柱形导风筒7起到导风作用且使发热元件与风扇有一定距离而保护风扇不受热损;设定适当的温度上限(例如40摄氏度),当温度传感器16检测到的温度超过该设定值时,电源控制器17自动切断电热元件15的电源,保证了使用安全。夏季只使用电风扇时,可以很方便地把电热装置和导风筒同电风扇分离开。
由以上可知,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室内用高效能简易组合式冷风热风发生装置,可保留电风扇产生凉风的功能,又可附加电热装置后吹出热风,使用安全、方便,结构简单、造价低廉,经久耐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电热元件及圆圈形外壳的结构示意图(相当于图1电热装置去掉联动板后的右视结构);
图3是图2中电热元件的A向视图;
图4是电热装置的底座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电连接图。
在图中:
1—电风扇底座, 2—立柱, 3—电机,
4—后网罩, 5—搭扣, 6—前风罩,
7—圆柱形导风筒, 8—辅助盒, 9—第一联动板,
10—第二联动板, 11—圆圈形外壳,12—立杆,
13—连接杆, 14—底座, 15—电热元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肖啸越,未经肖啸越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38001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功能有限空间换气风系统
- 下一篇:新型喷雾空调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