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并纱机的高效收料纱罐有效
申请号: | 201520380100.1 | 申请日: | 2015-06-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52971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11 |
发明(设计)人: | 冯桂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泰州市楚水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1H13/00 | 分类号: | D01H13/00;D01H13/04 |
代理公司: | 江苏圣典律师事务所 32237 | 代理人: | 贺翔 |
地址: | 225746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高效 收料纱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并纱机配件应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用于并纱机的高效收料纱罐。
背景技术
并纱机是一种将氨纶与其他纤维纱按一定牵伸比例并纱的设备,用于将棉、毛、绢、化纤等宝塔筒子单纱及细纱管纱并成股纱供捻线用,并纱是将两条纱线以上合并为一股纱线的工作过程,其工作效率高、生产成本低为多数企业所采用,而由于并纱生产效率高,所以对收料组件的要求也逐步提高,如收纱的纱罐,传统结构的纱罐,一方面组成结构复杂,安装、维护较繁琐且生产成本较高,另一方面尺寸较小、达不到使用要求(收料量小、需频繁更换),且对与之配合使用的纱筒固定不牢靠,导致所生产的纱料松紧不一、并纱质量差,满足不了使用标准要求,而这是当前所亟待解决的。
因此,基于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用于并纱机的高效收料纱罐。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用于并纱机的高效收料纱罐,其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使用寿命长,大容积收料腔无需经常更换,提高了生产效率,且与纱筒定位牢靠,保证了并纱纱料的质量,降低生产成本。
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用于并纱机的高效收料纱罐,包括锥形纱罐本体,及设置在锥形纱罐本体底部的定位座,及设置在定位座上的第一定位孔,及与定位座连接的定位板,及设置在定位板上的第二定位孔,其中,定位座和定位板通过第一定位孔、第二定位孔利用螺栓连接,及设置在定位板上的支撑柱,及与支撑柱连接的纱筒定位柱;所述定位板、支撑柱一体成型制得;所述支撑柱与纱筒定位柱采用丝形连接。
本技术方案的,所述锥形纱罐本体高度L为35cm-40cm,直径L1为15cm-20cm。
本技术方案的,所述用于并纱机的高效收料纱罐,还包括对称设置在纱筒定位柱的一端的定位支撑卡扣。
本技术方案的,所述用于并纱机的高效收料纱罐,还包括分别设置在定位座上的定位凹槽,定位板上的定位凸起,其中,定位座与定位板直径相同。
本技术方案的,所述分别设置在定位座、定位板上的定位凹槽、定位凸起至少设置两对,且定位凹槽和定位凸起位置相互对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用于并纱机的高效收料纱罐:一方面其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使用寿命长,大容积收料腔无需经常更换,提高了生产效率;另一方面使用时,利用纱筒定位柱上的定位支撑卡扣对纱筒进行限位固定,保证并纱过程中纱料无打滑等现象,使得并纱纱料松紧均匀、并纱质量高,同时纱筒定位柱与支撑柱为丝形连接,便于更换纱筒,提高并纱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并纱机的高效收料纱罐的纱罐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并纱机的高效收料纱罐的支撑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并纱机的高效收料纱罐的纱筒定位柱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并纱机的高效收料纱罐的定位座、定位板上设置定位凹槽、定位凸起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中序号标注如下:1-锥形纱罐本体、2-第一定位孔、3-定位板、4-第二定位孔、5-支撑柱、6-纱筒定位柱、7-定位支撑卡扣、8-定位座、9-定位凹槽、10-定位凸起。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实用新型。
如图1、图2所示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用于并纱机的高效收料纱罐,包括锥形纱罐本体1,及设置在锥形纱罐本体1底部的定位座8,及设置在定位座8上的第一定位孔2,及与定位座8连接的定位板3,及设置在定位板3上的第二定位孔4,其中,定位座8和定位板3通过第一定位孔2、第二定位孔4利用螺栓连接,及设置在定位板3上的支撑柱5,及与支撑柱5连接的纱筒定位柱6;定位板3、支撑柱5一体成型制得;支撑柱5与纱筒定位柱6采用丝形连接。
进一步优选的,锥形纱罐本体1高度L为35cm-40cm,直径L1为15cm-20cm,锥形纱罐本体设计结构合理、使用寿命长且采用大体积结构,内部纱料容积大、无需经常更换、并纱生产效率高;如图3所示的用于并纱机的高效收料纱罐,还包括对称设置在纱筒定位柱6的一端的定位支撑卡扣7,用于对收料纱筒进行限位,杜绝打滑现象、保证并纱质量高效、稳定;如图4、图5所示的用于并纱机的高效收料纱罐,还包括分别设置在定位座8上的定位凹槽9,定位板3上的定位凸起10,其中,定位座8与定位板3直径相同,及分别设置在定位座8、定位板3上的定位凹槽9、定位凸起10至少设置两对,且定位凹槽9和定位凸起10位置相互对应,保证定位座8与定位板3连接的稳定性,保证并纱质量。
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泰州市楚水纺织机械有限公司,未经泰州市楚水纺织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38010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刮板式蒸发器装置
- 下一篇:一种薄膜电容芯子测试夹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