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铝电解电容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20380233.9 | 申请日: | 2015-06-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14674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02 |
发明(设计)人: | 肖志高;刘少海;陈鹏;高建辉;曹懿 | 申请(专利权)人: | 益阳市锦汇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G9/10 | 分类号: | H01G9/10;H01G9/08;H01G2/04 |
代理公司: | 安化县梅山专利事务所 43005 | 代理人: | 夏赞希 |
地址: | 413000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铝电解电容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容器,尤其涉及一种铝电解电容器。
背景技术
电容器简称电容,也是组成电子电路的主要元件。它可以储存电能,具有充电、放电及通交流、隔直流的特性。它是各类电子设备大量使用的不可缺少的基本元件之一。各种电容器在电路中能起不同的作用,如耦合和隔直流、旁路、整流滤波、高频滤波、调谐、储能和分频等。电容器应根据电路中电压、频率、信号波形、交直流成分和温湿度条件来加以选用。
目前,在实际加工中,电容器的正、负导针的舌部分别铆接在正、负极铝箔上,但是由于刺铆时翻花而产生毛刺,在与电解纸一起卷绕时,毛刺可能刺穿电解纸或毛刺在电场下尖端放电引起电容器短路击穿、爆炸等情况。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无需铆接的铝电解电容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铝电解电容器,包括铝壳、正极引出端子、负极引出端子和位于铝壳内的芯包,所述芯包通过橡胶密封塞密封在铝壳内;所述芯包包括卷绕在一起的阳极箔、阴极箔和电解纸,所述阳极箔上设置有正极连接片,所述阴极箔上设置有负极连接片;所述正极连接片的一端分别位于阳极箔上,另一端穿过橡胶密封塞成为自由端,所述正极连接片的自由端上设置有与正极引出端子连接的通孔;所述负极连接片的一端分别位于阴极箔上,另一端穿过橡胶密封塞成为自由端,所述负极连接片的自由端上设置有与负极引出端子连接的通孔。将阳极箔和阴极箔从芯包中引出来,再与正极引出端子和负极引出端子连接,这样在进行生产组装时能够最大程度的保护芯包。
上述的铝电解电容器,优选的,所述橡胶密封塞上设置有分别与正极引出端子和负极引出端子连接的正极连接孔和负极连接孔。
上述的铝电解电容器,优选的,所述正极连接孔和负极连接孔在橡胶密封塞上对称布置,并且正极连接孔和负极连接孔的孔径和深度相同。
上述的铝电解电容器,优选的,所述正极引出端子穿过正极连接片自由端上的通孔连接在正极连接孔内,并通过环氧导电胶固定;所述负极引出端子穿过负极连接片上的通孔连接在负极连接孔内,并通过环氧导电胶固定。
上述的铝电解电容器,优选的,所述正极连接孔的孔径比正极连接片上的通孔大0.5~1.5mm,所述负极连接孔的孔径比负极连接片上的通孔大0.5~1.5mm。这样环氧导电胶就能够更好的将正极引出端子、正极连接片和橡胶密封塞连接在一起。同样的道理环氧导电胶就能够更好的将负极引出端子、负极连接片和橡胶密封塞连接在一起
上述的铝电解电容器,优选的,所述橡胶密封塞上设置有绝缘底座,所述绝缘底座与铝壳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的铝电解电容器的正极引出端子和负极引出端子分别与正极连接片和负极连接片通过环氧导电胶固定,这样就避免了机械式连接给阳极箔和阴极箔带来不必要的损伤。同时橡胶密封塞和绝缘底座的设置使得本实用新型的铝电解电容器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大大提高。
附图说明
图1 为本实用新型铝电解电容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例说明
1、铝壳;2、正极引出端子;3、负极引出端子;4、芯包;5、正极连接片;6、负极连接片;7、橡胶密封塞;8、绝缘底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文将结合说明书附图和较佳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更全面、细致地描述,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以下具体的实施例。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当某一元件被描述为“固定于、固接于、连接于或连通于”另一元件上时,它可以是直接固定、固接、连接或连通在另一元件上,也可以是通过其他中间连接件间接固定、固接、连接或连通在另一元件上。
除非另有定义,下文中所使用的所有专业术语与本领域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所使用的专业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例的目的,并不是旨在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益阳市锦汇电子有限公司,未经益阳市锦汇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38023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三组桥式触点水平转换结构
- 下一篇:微型线圈手工包扎夹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