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变色头角度调整固定装置的锁死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520380655.6 | 申请日: | 2015-06-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4849236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09 |
发明(设计)人: | 王永均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晋新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4B15/58 | 分类号: | D04B15/58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君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44268 | 代理人: | 刘文求 |
地址: | 528511 广东省佛山市高明***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变色 角度 调整 固定 装置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针织机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变色头角度调整固定装置的锁死机构。
背景技术
原有的圆编机变色头一般直接固定到机座上的,这种固定式的变色头换线或检修需要对变色头先进行拆卸,显得极为不便,为方便换线和检修,现在也有一些改进型变色头将顶部后端设置为卡接结构,通过顶部前端的螺栓将变色头摆出,从而方便换线和检修,但此种变色头方便性提高的同时,其安装稳固性却降低,设备在运行过程中也可能由于震动或操作人员的不当操作造成变色头松脱,造成设备故障,影响正常生产。
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于改进和发展。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变色头角度调整固定装置的锁死机构,旨在解决现有可摆动变色头安装稳固性降低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变色头角度调整固定装置的锁死机构,该锁死机构具体为卡持角度调整固定装置的前端螺栓,其中,所述锁死机构包括固定于变色头机壳上的固定座以及用于卡持角度调整固定装置前端螺栓的把手,其中,所述固定座上设置有用于容置把手的容置槽,所述把手可沿容置槽前后滑动以实现对前端螺栓的抵持和分离。
所述的变色头角度调整固定装置的锁死机构,其中,所述固定座底部还设置有底板,所述容置槽设置在固定座底部,通过底板紧固到固定座上使容置槽形成槽孔。
所述的变色头角度调整固定装置的锁死机构,其中,所述把手包括位于前端的用于抵持前端螺栓的抵持部、以及与抵持部连接的横杆,所述把手通过横杆插设于槽孔内,并通过横杆在槽孔内的前后滑动实现抵持部的前后移动。
所述的变色头角度调整固定装置的锁死机构,其中,所述把手通过固定座内设置的受弹簧挤压的钢珠来固定位置,其中,所述固定座内对应槽孔设置有竖直通孔,该竖直通孔内依次放置钢珠和弹簧,所述把手横杆上对应把手的抵持位置和分离位置分别设置有一浅槽,当把手处于抵持或分离位置时,钢珠在弹簧挤压下抵持到横杆浅槽内,从而实现对把手当前位置的卡固。
所述的变色头角度调整固定装置的锁死机构,其中,所述横杆后端设置用于防止横杆从槽孔中脱出的挡块。
所述的变色头角度调整固定装置的锁死机构,其中,所述抵持部为倒L型结构,其包括用于推拉把手的指拨端和位于指拨端前端的用于卡固前端螺栓的卡齿端。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变色头角度调整固定装置的锁死机构,该锁死机构结构简单,能够保持对角度调整固定装置卡固和分离状态,为变色头的固定加上了一层保险,因此其提高了可摆动变色头的稳固性,避免由于设备震动或操作人员不当操作造成的变色头松脱问题,消除了了设备因此出故障的可能性,保证了设备的安全运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变色头摆出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锁死机构锁死变色头固定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变色头角度调整固定装置的锁死机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具体实施例中变色头角度调整固定装置的锁死机构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锁死机构卡固变色头角度调整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变色头角度调整固定装置的锁死机构,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图2所示的一种变色头角度调整固定装置的锁死机构,该锁死机构具体为卡持变色头600角度调整固定装置100的前端螺栓110,变色头600为改进型的可摆动结构,其通过位于其前端顶部的螺栓620固定在机座500底部,并可绕螺栓620旋转,变色头后端顶部则通过螺栓620与卡固结构510卡合固定,而角度调整固定装置100所起到的作用即是通过其摆动行程让变色头处于固定状态或可摆动状态。其中,如图3、图4和图5所示,所述锁死机构包括固定于变色头机壳上的固定座200以及用于卡持角度调整固定装置前端螺栓110的把手300,其中,所述固定座上设置有用于容置把手的容置槽210,所述把手可沿容置槽前后滑动以实现对前端螺栓的抵持和分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晋新机械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晋新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38065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