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治疗桡骨小头陈旧性脱位的外固定架有效
申请号: | 201520381727.9 | 申请日: | 2015-06-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71527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20 |
发明(设计)人: | 明新月;明新武;张全金;明新杰;董海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明新月 |
主分类号: | A61B17/62 | 分类号: | A61B17/62 |
代理公司: | 安阳市智浩专利代理事务所 41116 | 代理人: | 王好勤 |
地址: | 456485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桡骨 小头 陈旧 脱位 固定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进一步涉及骨折固定架,尤其是用于治疗桡骨小头陈旧性脱位的外固定架(改良型Ilizarov外固定架)。
背景技术
现阶段,临床上对儿童孟氏骨折的损伤机制和分型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但对儿童陈旧性孟氏骨折的治疗尚存在分歧。如何成功治疗儿童陈旧性孟氏骨折,成为多年来国内外小儿骨科和矫形外科医生关注的问题。国内现有技术中,多采用尺骨截骨、桡骨短缩、桡骨头切除、重建环状韧带治疗儿童陈旧性孟氏骨折。但是手术创伤较大,费用高,时间长,功能差,大都一次成型固定,无法术后随时调整畸形,造成术后效果欠佳,有些需要二次手术甚至三次才能解决,造成患者身心影响较大及沉重的经济负担。
目前,骨折治疗发展趋势已从单纯力学固定,转向对生物学原则的重视,即尽量避免损伤骨折局部的血液循环,一改过去强调坚强内固定治疗方针,而采用稳定固定的方法,骨外固定器治疗骨折创伤小,固定牢靠,兼内外固定器的优点,已成为治疗骨折的标准方法之一。
在此背景下,针对已有的Ilizarov外固定架,本发明人着手研究专门治疗儿童桡骨小头陈旧性脱位的改良型Ilizarov外固定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治疗桡骨小头陈旧性脱位的外固定架,它可克服传统手术带来的创伤大,费用高,功能效果差等一系列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治疗桡骨小头陈旧性脱位的外固定架,包括:固定螺钉,螺母,固定半环,关节铰链,螺纹杆,固钉夹,固夹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半环上设置若干螺孔,用于固定螺纹杆或固钉夹或固夹板,三个固定半环通过若干螺纹杆连接并由螺母固紧,螺纹杆间可通过关节铰链连接,固夹板上可设置固钉夹;在固钉夹上可设置固定螺钉。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固定架行尺骨截骨及外固定架联合治疗儿童桡骨小头陈旧性脱位,通过尺骨延长和利用骨间膜的张力牵拉使桡骨头达到稳定复位。1.术后可随时各方向纠正角度已达到最佳复位;选择外固定支架较内同定更具有优越性,术中通过调整可在各个方向达到稳定,且如果术后出现再脱位或复位不佳可在病房随时调整,因而复位良好。2.术后即可功能锻练可获得良好功能;不需二次手术及石膏固定,术后即可功能锻炼,较内固定术后开始功能锻练的时间早,因而功能恢复好。3.术后尺骨逐渐延长可不用植骨。4.创伤小、花费少、功能好。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并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图4为本实用新型使用示意图。
图中:固定螺钉1,螺母2,固定半环3,关节铰链4,螺纹杆5,固钉夹6,固夹板7,螺孔8。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治疗桡骨小头陈旧性脱位的外固定架(改良型Ilizarov外固定架),包括:固定螺钉1,螺母2,固定半环3,关节铰链4,螺纹杆5,固钉夹6,固夹板7;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半环3上设置若干螺孔8,用于固定螺纹杆5或固钉夹6或固夹板7,三个固定半环3通过若干螺纹杆5连接并由螺母2固紧,螺纹杆5间可通过关节铰链4连接,固夹板7上可设置固钉夹6;在固钉夹6上可设置固定螺钉1。
使用方法:
①术前准备:常规行双前臂(含肘、腕关节)正侧位拍片,患侧肘关节行CT+三维重建,了解患肢病理改变,为设计改良Ilizarov外固定架提供依据。常规拍摄双侧肘、腕关节屈伸和前臂旋转功能大体为片,以便与术后对比。
②全身麻醉后,将改良后的Ilizarov3环外固定架安放在前臂,截骨平面近端1组,远端2组,延尺骨嵴在畸形成角最明显处做1.0-2.0cm直切口,微创截骨,冲洗后关闭切口。于尺骨两侧与尺骨纵轴冠状面平行安装2铰链,在尺骨背侧安装第3铰链,其活动轴均以尺骨截骨平面为中心。以外固定架为准,螺纹针相应垂直交叉固定(如图2可见箭头所指截骨线)。
③术后第3天,患肢开始肘关节屈伸和前臂旋转功能锻炼;第7天开始Ilizarov技术骨延长,每天4次,每次0.25mm,每天延长1.0mm。借鉴秦泗河氏经验,尺骨延长至桡骨头距肱骨小头5.0mm时,停止尺骨延长(如图3可见箭头所指尺骨延长部分,肱桡关节间隙约5.0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明新月,未经明新月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38172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双钉钩干骺端加压固定器
- 下一篇:自动排水式防倒灌下水道井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