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防火保温砖及应用该防火保温砖的墙体有效
申请号: | 201520381794.0 | 申请日: | 2015-06-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8156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18 |
发明(设计)人: | 史世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史世英 |
主分类号: | E04C1/40 | 分类号: | E04C1/40;E04B1/94;E04B1/78;E04B2/18 |
代理公司: | 南京同泽专利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245 | 代理人: | 闫彪 |
地址: | 215128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火 保温 应用 墙体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砖块及应用该砖块的墙体,属于建筑物的墙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国外发达国家的建筑能耗占社会总能耗的30%~40%,我国建筑单位面积能耗仍是气候相近发达国家的3~5倍。建筑节能是各种节能途径中潜力最大、最直接的有效的方式。建筑能耗中,通过外墙造成的能耗约占建筑总能耗的60%,因而墙体保温是实现建筑节能的关键。
现有的保温墙体有以下几种:单一材料墙体、内保温复合墙体、外保温墙体、夹芯复合墙体和自保温墙体等。据申请人了解,现有的保温墙体有以下缺点:
单一材料墙体虽然构造简单,施工方便,但墙体自身的保温性能与高效保温材料差距悬殊。
内保温墙体虽然保温性能良好,但其保温材料粘贴于承重墙体内侧,导致采用内保温的墙面上难以吊挂物件,甚至安设窗帘盒、散热器都较为困难。
外保温墙体的保温材料外侧无有效防护,墙体整体耐久性差;同时由于施工过程中施工工艺复杂、人工控制过程相对较多,因此施工质量低、施工速度慢,影响了建筑物的节能效率和建筑物的安全性。
夹芯复合墙体的外叶墙体需要层层支承,支承容易腐蚀,墙体整体耐久性差,同时施工过程中施工工艺复杂。已有的自保温墙包括申请人已获专利的砖孔中插有EPS保温片的复合自保温砖因砖中孔及保温片的错位距离较短,横肋热桥作用较大,无法实现高效节能,如75%节能建筑对墙体的热工建筑指标,且墙面遭风雨时,雨水常会自水平缝渗漏入坚向砖孔导致霉变。
申请人进一步的发现,现有的高层建筑中,火灾发生时,人们不容易疏散,如果躲藏在室内,由墙体围成的房间内又不能避灾,现有高层建筑具有很大的避灾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提出一种具有建筑节能效果又可以在火灾发生时有效进行阻断的防火保温砖及应用该防火保温砖的墙体。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出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防火保温砖,包括依次相叠设置的前、中和后片体部,所述前片体部和后片体部相对设置,所述前片体部和后片体部夹持所述中片体部的一半部并形成用于卡合相邻防火保温砖的凹槽,所述中片体部的另一半部伸出所述前片体部和后片体部处并形成用于卡入所述相邻防火保温砖凹槽的凸榫,每个片体部均制有贯通其片体部上下面的空腔,每个空腔均沿其所在片体部的长度方向从该片体部的左端延伸到该片体部的右端,每个空腔内夹持有保温片。
上述本实用新型公开的防火保温砖及应用该防火保温砖的墙体技术方案的工作机理及有益效果陈述如下:
通过设置前、中和后片体部,每个片体部均制有贯通其片体部上下面的空腔,每个空腔均沿其所在片体部的长度方向从该片体部的左端延伸到该片体部的右端,每个空腔内夹持有保温片,使的每个片体部内的空腔和保温片是最大的错位排列。见附图1,每个片体部内的空腔长均为266mm,中片体部的一半被前片体部和后片体部夹持,中片体部的另一半部伸出前片体部和后片体部处并形成凸榫,即中片体部内的空腔和保温片与前、后片体部内的空腔和保温片保持最大的错位排列,热量从防火保温砖最外层的前片体部到中片体部再到后片体部,可以最大限度延长了砖孔的热流路线,即提高了砖墙的热工性能。
上述技术方案的变化之一是:所述保温片的上端与该保温片所在空腔形成过盈配合并被该空腔夹持,所述保温片的下端与该保温片所在空腔之间形成有前后两层空气层。
由于保温片的上端与该保温片所在空腔形成过盈配合并被该空腔夹持,保温片的下端与该保温片所在空腔之间形成有前后两层空气层,通过采用了空气层+保温片层,既可以充分提高砖块空洞率,以适应多高层住宅须轻型墙材的需求,又充分利用空气层的各砖孔互相不能流通的隔热保温与吸消音效果,在遇火灾时,因空气层阻隔,使遇火高温砖壁经空气层和幅射传热(非直接烘烤有机保温片)故实测有空气层的保温片经3.5h燃烧试验后砖孔中EPS保温片仍站立着,而无空气层即保温片紧挨砖壁设置的砖墙经2h燃烧试验后EPS保温片已成一堆灰渣即火灾后墙体失去自保温功能。如果将该空腔与设在墙体的上、下或左右槽沟通形成向外散热的气道,即在遇火烤墙面时因受热空气流动散热,这样,在火灾发生时,房间内3.5小时后的温度仍低于40℃,可以在火灾发生时安全的躲在房间内,解决了高层建筑避灾难题。
上述技术方案的变化之二是:所述中片体部的一半部处下端的空腔分别向前片体部和后片体部处扩张以使该处空腔大于所述中片体部的另一半部处下端的空腔面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史世英,未经史世英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38179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房屋的铝木复合立柱
- 下一篇:一种保温墙体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