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调质器桨叶有效
申请号: | 201520382236.6 | 申请日: | 2015-06-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24109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0-28 |
发明(设计)人: | 王顺喜;康雄;刘彩玲;李建平;吴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F15/00 | 分类号: | B01F1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安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48 | 代理人: | 徐林 |
地址: | 10008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调质器 桨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饲料机械领域内的调质器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可增加调质过程中糊化作用、减少残留的调质器桨叶。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对畜禽产品的要求不断提高,饲料生产的质量与安全越来越受重视。饲料调质是指粉状原料、水蒸气在调质器内经过一定时间的混合,使其物料场、湿度场、温度场基本均匀,淀粉实现糊化,为饲料生产中的重要工序。饲料调质过程包含淀粉糊化、蛋白质变性、灭菌、破坏抗营养因子、软化物料等,调质过程中调质器中的饲料残留与调质质量对生产成本以及颗粒产品质量和安全有很大的影响。
调质器作为饲料调质的主要设备,饲料厂常用的有单轴浆叶式调质器、二层、三层调质器或双轴异径差速浆叶式调质器,调质器主轴上按一定的排列方式和角度安装多片桨叶,并随主轴按一定速度旋转,对饲料进行混合调质。调质器中的饲料残留,是饲料生产中形成交叉污染的隐患,而饲料调质中淀粉糊化、蛋白质变性等过程能软化物料,降低制粒能耗。物料在混合调质过程中,推挤力、摩擦力、抛洒力、剪切力、碰撞力等外力对调质效果的影响很大,而剪切作用能促进水分和热量的传递,加快淀粉糊化的进程。
现有调质器中仍然存在高残留、糊化度低、调质不均匀等缺陷,导致产品的生产成本高、调质质量低。而调质器的叶片形状、结构、角度,配置参数在此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存在较大的优化空间。较好的桨叶结构能有效地增强混合作用,提高糊化度,降低水分、糊化度的不均匀性,减少制粒能耗,减少残留,降低安全隐患,提高饲料品质。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的调质器桨叶,以增强调质器对物料的混合、剪切、摩擦的作用,延长调质时间、增大糊化度、提高调质质量,同时降低调质腔内饲料的残留量。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调质器桨叶,包括桨叶1和桨叶杆2,桨叶1和桨叶杆2固定连接,所述桨叶1的叶面顶端为曲线,桨叶1的叶面上设有通孔,桨叶1的叶面两侧为齿形结构。
所述桨叶1的叶面顶端的曲线是椭圆曲线,所述椭圆曲线的方程如下:
式中:
r为桨叶1的旋转理想半径;
α为桨叶安装角度,即桨叶1所在的平面与垂直于调质器主轴3的轴线法平面之间的夹角。
所述通孔为条形通孔。
所述通孔为一个或者多个。
所述条形通孔的数目为两个。
所述齿形结构为三角齿或梯形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的桨叶上设置有条形通孔,其一方面增强桨叶对物料调质时的剪切作用,另一方面有利于减少桨叶旋转对物料的推进量,延长调质时间、提高调质质量;
本实用新型的桨叶顶端的曲线设置成特殊的椭圆曲线,该椭圆曲线与桨叶安装角度相关,保证桨叶随调质器主轴旋转时,与调质器外筒内壁间隙均匀一致;可根据调质器筒径合理设计桨叶长度,减少间隙,减少调质过程中的筒内物料残留;
本实用新型的桨叶的两侧为锯齿形状,进一步增加物料与桨叶的接触线长度,增大桨叶旋转时对物料的剪切、搓擦作用,以机械方法促进糊化。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调质器桨叶的桨叶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调质器桨叶的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调质器桨叶的实施例(含调质器的外筒)的左视图。
【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1 桨叶
2 桨叶杆
3 调质器主轴
α 桨叶安装角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但并不以此为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大学,未经中国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38223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