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中相接线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20382424.9 | 申请日: | 2015-06-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5178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16 |
发明(设计)人: | 夏拥军;邹玉英;郝玉靖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G1/02 | 分类号: | H02G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安博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1 | 代理人: | 徐国文 |
地址: | 100192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相接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直升机展放导引钢丝绳穿过中相滑车的自动装置,具体讲涉及一种中相接线器。
背景技术
输电是用变压器将发电机发出的电能升压后,再经断路器等控制设备接入输电线路来实现。按结构形式,输电线路分为架空输电线路和电缆线路。架空输电线路由线路杆塔、导线、绝缘子、线路金具、拉线、杆塔基础、接地装置等构成,架设在地面之上。
V型、酒杯型、猫头型铁塔的中相放线滑车,处于铁塔横担下面封闭的钢结构内。欲向此放线滑车内展放导引绳,进而展放导线,在不切断导引绳的情况下,第一步先要用飞行器展放一根直径2-4mm的一级导引绳,然后用它牵放第二级3-5根导引绳。每牵放到一基塔,需要人工登上高塔,将停在横担一侧等待的接头板上的导引绳端头,移到横担下方的放线滑车内,绳头穿过滑车后,从另一侧的横担上方挂回接头板上。之后,一级导引绳才能牵动接头板带着二级导引绳前往下一基塔。由于穿线为人工高空作业,不仅穿线耗时,二级导引绳也只能采用10-12mm的尼龙绳,还要经过2-3次的尼龙绳牵引细钢丝绳、细钢丝绳牵引粗钢丝绳的倒换,才能开始牵引导线。
由于中相滑车位于铁塔横担下面封闭的钢结构内,并且距离横担很近,飞行器不可能从滑车和横担之间的狭窄空间飞过。因此,对于V型、酒杯型、猫头型铁塔的中相滑车无法实现自动进线。
目前,采用直升机放线的方式还处于探索试验阶段。能够自动进线的边相滑车已有试制品问世,并经过“干字形”铁塔飞行放线试验。该型铁塔没有中相,是所有滑车都悬挂在两边的塔型。但是,对于有中相的V型、酒杯型、猫头型铁塔的中相放线滑车的自动进线,还没有理想的实现方法。
因此,需要针对输电线路铁塔中相放线特点,提供一种通过直升机展放导引钢丝绳穿过中相滑车的技术方案以解决输电线路铁塔工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中相接线器,在直升机经过封闭铁塔结构的滑车展放导引钢丝绳时不必久停,不但可以快速卸下导引钢丝绳一端并拾起另一端继续飞行,而且可以实现导引钢丝绳与中相放线滑车中的预置导引绳两端头的快速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采用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中相接线器,所述中相接线器设置在铁塔横担7顶部,用于连接导引钢丝绳2和预置导引绳9;所述导引钢丝绳2通过直升机1牵引展放,所述预置导引绳9设置在所述铁塔横担7底部的中相放线滑车8中;其改进之处在于:所述中相接线器包括分别与预置导引绳进线端4和预置导引绳出线端5连接的接线机构3和拾起机构6,所述接线机构3、拾起机构6和中相放线滑车8设置在同一基铁塔中相上,导引钢丝绳端头368通过所述接线机构3与预置导引绳进线端4连接为一体。
本发明提供的第一优选技术方案为,所述导引钢丝绳2和预置导引绳9为四方或六方的防扭钢丝绳;所述导引钢丝绳端头368、导引绳进线端4和预置导引绳出线端5为灌铅或灌锌制成的圆柱体。
本发明提供的第二优选技术方案为,所述接线机构3包括导引板31、钢丝绳端头接线机构36和支撑机构37;所述导引板31和支撑机构37设置在连接架32上,所述钢丝绳端头接线机构36设置在支撑机构37顶部;所述钢丝绳端头接线机构36的主体365截面为U形,所述主体365一端的两侧壁沿其轴线方向对应设置棘爪轴362,所述棘爪轴362设置棘爪363,所述主体365另一端垂直其轴线方向设置螺钉366,所述主体365两端分别设置封板361,所述棘爪轴362与棘爪363之间设置扭簧364,所述螺钉366设置螺钉套367。
本发明提供的第三优选技术方案为,位于所述棘爪363下方的主体365内部设置导引钢丝绳端头368;位于所述螺钉366下方的主体365内部设置预置导引绳进线端4。
本发明提供的第四优选技术方案为,所述导引板31截面为V形,顶部设置信号发射器34,底部设置信号开关35。
本发明提供的第五优选技术方案为,水平设置的所述连接架32两端底部分别设置与铁塔横担7连接的支撑架33和立柱38。
本发明提供的第六优选技术方案为,所述支撑机构37截面为“門”型,包括沿其轴线方向对称设置的支撑体371,所述支撑体371顶部对应设置垂直其轴线方向的水平通孔,所述通孔由内而外依次设置钢珠374、压缩弹簧373和弹簧调整螺钉37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公司,未经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38242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