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光纤松绕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382861.0 | 申请日: | 2015-06-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5004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16 |
发明(设计)人: | 赵海林;刘发燕;盛小萍;王翔;袁积鸿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海中利光纤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6/44 | 分类号: | G02B6/44 |
代理公司: | 常熟市常新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113 | 代理人: | 朱伟军 |
地址: | 810007 青*** | 国省代码: | 青海;6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纤 装置 | ||
1.一种光纤松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底座(1);一放纤机构(2),该放纤机构(2)设置在所述底座(1)的前端右侧;一动力机构(3),该动力机构(3)设置在所述底座(1)的后端左侧;一松绕机构(4),该松绕机构(4)设置在所述底座(1)的后端右侧并且在与所述放纤机构(2)相对应的状态下与所述动力机构(3)传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松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放纤机构(2)包括一放纤盘轴支承架(21)和一放纤盘轴(22),放纤盘轴支承架(21)固定在所述底座(1)的前端右侧,放纤盘轴(22)的左端转动地支承在放纤盘轴支承架(21)的顶部,而放纤盘轴(22)的右端构成为水平悬臂端并且以腾空于底座(1)的上方的状态探出底座(1)的右侧;所述的松绕机构(4)包括一松绕盘轴支承架(41)、一松绕盘轴(42)和一松绕盘(43),松绕盘轴支承架(41)固定在所述底座(1)的后端右侧并且与所述放纤盘轴支承架(21)相对应,松绕盘轴(42)的左端与所述动力机构(3)传动连接,中部转动地支承在松绕盘轴支承架(41)的顶部,而松绕盘轴(42)的右端构成为水平悬臂端并且同样以腾空于底座(1)的上方的状态探出底座(1)的右侧,松绕盘(43)以插拔状态设置在松绕盘轴(42)上,在该松绕盘(43)上开设有一插杆孔(431),在该插杆孔(431)上以垂直于松绕盘(43)的状态插置有一插杆(432),所述的放纤盘轴(22)以及松绕盘轴(42)彼此前后并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纤松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动力机构(3)包括一电机(31)和一减速箱(32),电机(31)与减速箱(32)传动配合并且由减速箱(32)连同电机(31)固定在减速箱垫块(322)上,而减速箱垫块(322)固定在所述底座(1)的后端左侧,所述松绕机构(4)的松绕盘轴(42)的左端与减速箱(32)的减速箱输出轴(321)传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纤松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减速箱(32)为蜗轮减速箱,所述的减速箱输出轴(321)为蜗杆轴。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光纤松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座(1)为矩形或正方形的板状体并且在底座(1)的四个角部各设置有一用于使底座(1)支承于使用场所的地坪上的底座支承脚(11)。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纤松绕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放纤盘轴支承架(21)的顶部固定有一放纤盘轴轴承座(211),所述放纤盘轴(22)的左端转动地支承在该放纤盘轴轴承座(211)上,并且在放纤盘轴(22)的右端配设有一对放纤盘夹紧套(221)。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纤松绕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松绕盘轴支承架(41)的顶部固定有一松绕盘轴轴承座(411),所述松绕盘轴(42)的中部转动地支承在该松绕盘轴轴承座(411)上,并且在松绕盘轴(42)的右端配设有一对松绕盘夹紧套(421),在所述的松绕盘(43)的中央位置并且位于松绕盘(43)的右侧以垂直于松绕盘(43)的状态构成有一松绕盘套管(433),该松绕盘套管(433)套置在松绕盘轴(42)上并且由所述的一对松绕盘夹紧套(421)夹紧或解除夹紧。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纤松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松绕盘轴(42)的左端通过联轴节(422)与所述减速箱输出轴(321)传动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纤松绕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松绕盘(43)的左侧并且在对应于所述插杆孔(431)的位置固定有一插杆座(434),所述的插杆(432)与该插杆座(434)插拔配合,在插杆(432)的左端端部构成有一直径大于插杆(432)的直径的插杆止挡突缘(4321)。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纤松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放纤盘轴支承架(21)以及松绕盘轴支承架(41)的形状均呈A字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海中利光纤技术有限公司,未经青海中利光纤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382861.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环保阻燃型景观仿真植物材料及其制作工艺
- 下一篇:一种汽车用O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