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防伪校验系统及防伪包装箱有效
申请号: | 201520382934.6 | 申请日: | 2015-06-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7662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18 |
发明(设计)人: | 史鸣雷;胡滨;耿耿 | 申请(专利权)人: | 矩众合能(天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D55/14 | 分类号: | B65D55/14;B65D51/2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384 天津市南***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伪 校验 系统 包装箱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防伪包装的技术领域,具体说是一种防伪校验系统及防伪包装箱。
背景技术
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发展,基于物联网的各项防伪技术应运而生,而相关的防伪技术也被逐渐应用于各行业。现有技术中的通常做法为在产品的外包装上设置二维码或者RFID标签,通过相关的移动设备读取二维码信息或者RFID标签中记录的内容来对包装中的物品进行溯源和监管。
但是现有技术中通过二维码或RFID标签的防伪方法中,通过二维码和RFID标签只能获取物品或物流的相关的信息,而包装上的二维码和RFID标签都是可以被复制和伪造的,当查询一个被复制的二维码或RFID标签时,同样也会得到产品为真品的结果,所以无法真正杜绝伪品的流通;若为了避免对二维码复制作假,而将校验手段更改为一次校验,即校验一次后二维码相关记录即清除,无法进行重复校验,易造成消费者的不便。
而且现有技术中的防伪措施与需要防伪的物品之间相关性较差,防伪校验也都是被动进行,消费者即使在不进行防伪校验的情况下依然可以使用该物品,而实际使用中很少有消费者会主动进行相应的校验步骤,致使防伪手段如同虚设。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防伪校验系统及防伪包装箱。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本实用新型的防伪校验系统,包括:具备网络支持的手机、与手机配对的防伪包装箱和设置在远端的监控中心,手机与防伪包装箱之间数据连接且防伪包装箱通过手机接入网络,手机与监控中心间数据连接;防伪包装箱中设置锁闭装置,锁闭装置的开闭由监控中心进行控制。
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措施:
所述的手机和防伪包装箱中分别设置NFC近场通讯模块。
所述的防伪包装箱和手机通过NFC近场通讯模块相互配对并进行数据交换。
所述的手机和防伪包装箱中分别设置蓝牙通讯模块。
所述的手机和防伪包装箱中分别设置无线通讯模块。
本实用新型的防伪包装箱,包括:活动连接的活动盖和底盖,锁闭装置设置在活动盖和底盖相对分离的另一端,在活动盖和底盖上设置相互配合的锁扣,NFC近场通讯模块与锁闭装置相连接。
所述的锁闭装置为带有丝杠的电机,电机与底盖相固定,锁扣为“L”形状,锁扣的一端与活动盖活动固定,另一端配合配合插入到底盖的对应位置,在锁扣插入底盖中的部分设置形状位置与上述丝杠对应的固定孔。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的防伪校验系统中,防伪包装箱与同处于本地的手机通过短距离通信方式配对连接并交换数据,防伪包装箱通过手机的移动网络接入网络,作为表征防伪包装箱身份的验证密钥为可变的动态信息,由监控中心生成,防伪包装箱仅起到存储的作用,在每次校验时都进行验证密钥的更换,其信息无法被造假者简单复制和使用,也就无法被伪造,能够通过监控中心校验的防伪包装箱即可认为该防伪包装箱为真,进而利用防伪包装箱的唯一性和身份可确定性来确认包装箱内容物的真实性。在防伪包装箱中设置短距离通信的装置与手机配对连接,内部可以省略移动通信模块,而利用手机网络进行与监控中心间的数据交换,从而简化了内部结构,节约了生产和使用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防伪校验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防伪校验系统在运行中的流程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防伪包装箱的锁闭装置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防伪校验系统,包括:具备网络支持的手机、与手机配对的防伪包装箱和设置在远端的监控中心,手机与防伪包装箱之间数据连接且网络,手机与监控中心间数据连接。
防伪包装箱中设置锁闭装置,锁闭装置的开闭由监控中心进行控制,即锁闭装置的动作由远程控制完成,在锁闭装置开闭中必须要通过监控中心,使用者如开启防伪包装则必须完成防伪校验,从而使防伪校验成为不可避免的主动行为,从根本上保证了防伪包装的真实性。
手机和防伪包装箱中分别设置NFC近场通讯模块。防伪包装箱和手机通过NFC近场通讯模块相互配对并进行数据交换。采用NFC近场通讯模块可简化手机和防伪包装在配对连接时的操作流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矩众合能(天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矩众合能(天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38293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脆性建筑薄板的运输保护装置
- 下一篇:新型瓶体双层套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