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建筑支模体系施工安全的无线智能监测仪及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520383330.3 | 申请日: | 2015-06-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58021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11 |
发明(设计)人: | 苏键;胡贺松;戚玉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建设工程质量安全检测中心有限公司;广州市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D21/02 | 分类号: | G01D21/02 |
代理公司: | 广州新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100 | 代理人: | 张莲珍 |
地址: | 51044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建筑 体系 施工 安全 无线智能 监测 及其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支模系统施工安全测试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建筑支模体系安全的无线智能监测仪及其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在建筑工程中支模体系的安全监测的主要做法是:安排专人在外围设置监测点,并结合采用光学仪器,在浇筑混凝土过程中实施实时监测,监测频率为20-30分钟一次。支模坍塌事故往往发生在内部。由于支模内部杆件较密,外部的光学仪器难以观测,高支模体系是柔性时变系统,外围的变化与高支模体系内部没有直接对应的关系。传统方法不是最有效的安全监测方式。
授权公告号CN203704975U实用新型专利公告了一种高支模实时监测警报系统,该系统通过对高支模施工进行监测,当监测指标超限时,触发现场报警装置起到安全警报作用。该系统存在一些问题如:(1)传感器采用的都是电路连接,由于传感器众多,使得布线复杂,安装也不方便;(2)无法提供给使用者明确的监测点的位置和数量,需要凭经验确定,导致监测效果打折;(3)系统现场超限报警,没有解决远程监控和管理的问题;(4)系统设备模块多,使用不便;(5)采用3G/GPRS无线通信模块进行数据传输,功耗大,速率低,不能长时间或传输较大的数据流。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技术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建筑支模体系施工安全的无线智能监测仪,通过无线传输技术,使得建筑现场无需大量复杂的布线,就可完成建筑支模体系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监测。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按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用于建筑支模体系施工安全的无线智能监测仪,包括MCU控制器和与所述MCU控制器连接的ZigBee无线通信电路、屏幕输出电路和数据存储器;所述MCU控制器通过ZigBee无线通信电路与支模体系中设置的ZigBee无线传感器模组完成互联,接收ZigBee无线传感器模组发出的感测信息,该感测信息通过屏幕输出电路输出,并储存于所述数据存储器中。
进一步地,所述MCU控制器的输出端还连接有数据存储器。
进一步地,所述MCU控制器还连接有AD采样电路。
进一步地,所述MCU控制器还连接有报警输出电路。
进一步地,所述MCU控制器还连接有GPS信号接收电路。
进一步地,所述MCU控制器还连接有4G远程通信电路。
为了克服上述技术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还提供一种用于建筑支模体系施工安全的无线智能监测系统,能够使得用户通过ZigBee无线技术实现监测的目的,以及利用远程通信技术,使的监测不受时间和地域的限制,具体通过以下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用于建筑支模体系施工安全的无线智能监测系统,包括无线智能监测仪、设置于支模体系中各监测点的ZigBee无线传感器模组和云计算平台;所述无线智能监测仪与所述ZigBee无线传感器模组近距离通信连接;所述无线智能监测仪通过4G通信网络与云计算平台远距离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ZigBee无线传感器模组包括传感器、ZigBee无线通信发射电路和电源;所述电源为传感器和ZigBee无线通信发射电路分别提供电力来源。
进一步地,所述传感器包括有侧移计、模板沉降计、拾振器、倾角器、风力计和轴力计。
进一步地,所述无线智能监测仪通过4G通信网络连接有移动终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无线智能监测仪,采用无线传感器模组实现各监测点的感测数据的实时监测,所述MCU控制器能够实时的监测到每个监测点唯一准确的信息,该ZigBee技术使得整个支模体系中传感器的布线简单、方便。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无线智能监测系统,通过将无线监测装置中的远程通信装置与云计算平台以及移动终端连接,实现远程监控,使得用户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监控便捷。同时,云计算平台强大的计算能力和存储能力,通过输入工程的概况,支模参数,建模计算,得到支模系统的荷载、变形结果,得到最不利的截面和节点,进行监测传感器选型/定点/定量、确定监测参限值,自动生成监测方案,该方案的监测效果比现有仅凭经验的设定要有效得多。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所述建筑支模体系施工安全的无线智能监测仪的整体结构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所述建筑支模体系施工安全的无线智能监测系统的整体结构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建设工程质量安全检测中心有限公司;广州市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建设工程质量安全检测中心有限公司;广州市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38333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