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报警锁外壳有效
申请号: | 201520383447.1 | 申请日: | 2015-06-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82290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18 |
发明(设计)人: | 黄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泉州市宏泰科技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5B15/00 | 分类号: | E05B15/00;E05B45/06 |
代理公司: | 泉州市文华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5205 | 代理人: | 戴中生 |
地址: | 3620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报警 外壳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门锁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具有报警功能的锁外壳。
背景技术
锁是人们生活中的常用物品,尽管锁的结构各异,形式多样,但大多数的锁,其锁外壳为了便于加工,一般采用硬度较低的材料制成,这样,盗窃者很容易采用暴力方式或无声电钻的方式将锁外壳钻开,进而开启门锁,则锁外壳成为盗窃者首要的破坏目标,当然也是人们设计防盗锁时应着重考虑的地方。由此,为了防止锁外壳被破坏后引起的失窃问题,市面上出现了在锁外壳上安装一振动感应器和与振动感应器相配合的报警器的具有报警功能的锁外壳,利用锁外壳的振动来触发振动感应器,由振动感应器来控制报警器发出报警信号;但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振动感应器常常会受非锁外壳被破坏造成的物理变形所带来的振动而触发,进而造成误报警的现象。
鉴于上述理由,本发明人对上述问题进行深入研究,遂由本案产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报警准确的报警锁外壳。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一种报警锁外壳,包括锁外壳本体,上述锁外壳本体包括第一锁外壳和套装在第一锁外壳外的第二锁外壳,上述第一锁外壳与上述第二锁外壳均为导电体,上述第一锁外壳与上述第二锁外壳之间具有绝缘间距,且上述第一锁外壳与上述第二锁外壳之间通过嵌装于绝缘间距内的绝缘块进行固定套装配合,上述锁外壳本体上安装有可发生报警信息的报警器和控制报警器工作的控制电路,且上述控制电路与上述报警器通过上述第一锁外壳与第二锁外壳的导电接触构成一报警闭合回路。
上述第一锁外壳和上述第二锁外壳为金属外壳。
上述绝缘块夹紧于上述第一锁外壳与第二锁外壳之间。
上述控制电路通过导线与上述第一锁外壳电连接,上述第二锁外壳通过导线与上述报警器电连接,上述报警器与上述控制电路通过导线电连接。
通过采用前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报警锁外壳,当盗窃者用暴力或电钻破损第二锁外壳时,第二锁外壳会内凹变形,第二锁外壳的内凹变形可使第二锁外壳与第一锁外壳相接触,第一锁外壳与第二锁外壳导电连通,报警器、控制电路、第一锁外壳与第二锁外壳构成一报警闭合回路,控制电路控制报警器发生报警信息,此时,人们通过此报警信息即可得知门锁被破坏,起到防盗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只有第二锁外壳被破坏或物理变形后报警器才会发出报警信息,报警准确率高,避免传统采用振动感应器来控制报警器报警而造成误报警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原理框图。
图中:
第一锁外壳1第二锁外壳2
绝缘块3报警器4
控制电路5绝缘间距100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报警锁外壳,包括锁外壳本体,锁外壳本体包括第一锁外壳1和套装在第一锁外壳1外的第二锁外壳2,第一锁外壳1与第二锁外壳2均为导电体,即第一锁外壳1和第二锁外壳2均为金属外壳,如铝合金、锌合金、不锈钢、铜等金属材质,该第一锁外壳1与第二锁外壳2之间具有绝缘间距100,此绝缘间距100的形状与第一锁外壳1和第二锁外壳2的形状相吻合,且第一锁外壳1与第二锁外壳2之间通过嵌装于绝缘间距100内的绝缘块3进行固定套装配合,此绝缘块3为方形块体,绝缘块3设置有若干块,各绝缘块3均夹紧于第一锁外壳1与第二锁外壳2之间,该锁外壳本体上安装有可发生报警信息的报警器4和控制报警器4工作的控制电路5,且控制电路5与报警器4通过第一锁外壳1与第二锁外壳2的导电接触构成一报警闭合回路。
优选的是:控制电路5安装在第一锁外壳1,且控制电路5通过导线与第一锁外壳1电连接,报警器4安装在第二锁外壳2,且报警器4通过另一导线与第二锁外壳2电连接,报警器4与控制电路5通过再一导线电连接,该第一锁外壳1与第二锁外壳2相当于控制开关,当第一锁外壳1与第二锁外壳2相接触导电时报警闭合回路工作,当第一锁外壳1与第二锁外壳2相分离时报警闭合回路断开,不工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泉州市宏泰科技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泉州市宏泰科技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38344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功能双重密码安全锁具
- 下一篇:作业现场安全警示围栏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