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压半导体器件有效
申请号: | 201520386500.3 | 申请日: | 2015-06-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51326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16 |
发明(设计)人: | 姚国亮;张邵华;吴建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士兰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29/78 | 分类号: | H01L29/78;H01L29/739;H01L29/06;H01L29/423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张振军 |
地址: | 310012***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压 半导体器件 | ||
1.一种高压半导体器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掺杂类型的半导体衬底;
第二掺杂类型的外延层,位于所述半导体衬底上,所述第二掺杂类型与第一掺杂类型相反;
第二掺杂类型的高压阱,位于所述外延层内;
第一掺杂类型的降场层,位于所述外延层的表面和/或所述外延层的内部,所述降场层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所述高压阱内;
第一掺杂类型的第一阱,与所述高压阱并列地位于所述外延层内;
第二掺杂类型的源极欧姆接触区,位于所述第一阱内;
漏极欧姆接触区,位于所述高压阱内;
靠近所述源极欧姆接触区的栅极,至少覆盖所述源极欧姆接触区与所述高压阱之间的外延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压半导体器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掺杂类型的埋层,位于所述半导体衬底内,所述外延层覆盖所述埋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压半导体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埋层为非线性变掺杂结构,每一埋层为单一的掺杂区域。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压半导体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埋层为线性变掺杂结构,每一埋层包括相互分隔的多个掺杂区域。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压半导体器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场氧化层,至少覆盖所述高压阱的边界和漏极欧姆接触区之间的外延层;
靠近所述漏极欧姆接触区的栅极,覆盖所述场氧化层的一部分。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压半导体器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掺杂类型的隔离环,与所述高压阱并列地位于所述外延层内;
地电位接触区,位于所述隔离环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高压半导体器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体接触区,与所述源极欧姆接触区并列地位于所述第一阱内。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压半导体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半导体器件的版图包括直边部分以及与所述直边部分相连的源指头尖部分,所述直边部分沿直线排布,所述源指头尖部分弯曲排布,其中,相对于所述直边部分,所述源指头尖部分内的高压阱与所述源极欧姆接触区之间的间距增大,所述降场层与所述源极欧姆接触区和漏极欧姆接触区之间的间距不变。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压半导体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漏极欧姆接触区具有第二掺杂类型,所述高压半导体器件为LDMOS晶体管。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压半导体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漏极欧姆接触区具有第一掺杂类型,所述高压半导体器件为LIGBT晶体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士兰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杭州士兰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386500.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无主栅高效率背接触太阳能电池及其组件
- 下一篇: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