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驻车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520387029.X | 申请日: | 2015-06-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845905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09 |
发明(设计)人: | 鲁国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晨汽车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T7/06 | 分类号: | B60T7/06 |
代理公司: | 沈阳科威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101 | 代理人: | 杨滨 |
地址: | 110044 辽宁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制动控制系统或其部件,特别涉及一种驻车机构。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汽车驻车制动操纵机构大多采用布置在中控台上的手操纵机构,此种机构会占用中控台较大的空间,布置时也比较困难;此种机构容易引起误操作,进而影响停车安全性;手刹沿车辆X方向与驾驶员的相对位置会影响驾驶员在拉动手刹时的手柄力,例如,身高较矮的驾驶员调节座椅会靠前,身高较高的驾驶员座椅靠后,这样一来,较矮的驾驶员相比较高的驾驶员的位置靠前,在拉动手刹时更费力;将手刹布置在中控台上,大大地影响内饰造型的美观。脚驻车机构适用于自动挡车辆,布置在驾驶员左脚的位置,布置空间较大,且操纵方便。脚驻车一般是通过手动解锁或者是二次脚踏解锁,但是后者结构比较复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驻车机构,解决了现有驻车机构结构复杂、布置困难、容易误操作等问题,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加工工艺性较好、工作可靠等优点。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驻车机构,包括支架、与支架组装在一起的拉线挂钩、踏板臂、齿板、解锁拉钩、解锁拉钩回位弹簧、棘爪、棘爪回位弹簧和限位块,其技术要点是:所述的支架包括第二支架和带有第一旋转轴、第二旋转轴、第三旋转轴和开口的第一支架,在所述第一支架开口处还设置有限位板;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之间设置有限位垫圈;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连接;
踏板臂套接在第三旋转轴上并沿第三旋转轴旋转,踏板臂上设置有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齿板上设置有第一凸台和第二凸台,第一凸台卡接在踏板臂的第一凹槽内,第二凸台卡接在踏板臂的第二凹槽内,齿板与踏板臂为过盈配合,带有滚轮和定位孔的解锁拉钩套接在第一旋转轴上并绕着第一旋转轴旋转;
棘爪套接在第二旋转轴上并绕着第二旋转轴旋转,棘爪上设置有第一抓头、第二抓头和第三抓头,第一抓头由解锁拉钩上的滚轮和定位孔限位,第二抓头与齿板的齿啮合,第三抓头的端部连接回位弹簧的一端,回位弹簧的另一端通过第一支架开口处的钣金翻边固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在支架上还设置有当棘爪进入齿板第一齿时导通的驻车灯开关。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优选方案,在支架上还设置有用于限位踏板臂的限位块。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再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解锁拉钩通过拉线连接至位于仪表盘的解锁扳手。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又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第一支架上设置有定位孔,所述的第二支架上设置有与第一支架定位孔相配合的定位孔,螺栓通过第一支架定位孔和第二支架定位孔将两支架连接在一起。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及优点是:该驻车机构的支架包括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踏板臂套接在第一支架的第三旋转轴上并沿第三旋转轴旋转,踏板臂与齿板过盈配合,带有滚轮和定位孔的解锁拉钩套接在第一旋转轴上并沿第一旋转轴旋转,棘爪套接在第二旋转轴上并沿第二旋转轴旋转,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工作可靠,较现有的二次踩踏解锁形式驻车机构极大的降低了的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驻车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驻车踏板臂从初始位置至极限位置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解锁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中序号说明是:1拉线挂钩、2踏板臂、21第一凹槽、22第二凹槽、3限位块、4齿板、41第一凸台、42第二凸台、5第一支架、51第一旋转轴、52第二旋转轴、53开口、54定位孔、55第三旋转轴、6第二支架、7解锁拉钩、71回位弹簧、72滚轮、73定位孔、74拉钩、8棘爪、81第一抓头、82第二抓头、83第三抓头、84回位弹簧、9驻车灯开关。
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3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本实施例中的驻车机构,包括第一支架5、与第一支架5组装在一起的拉线挂钩1、踏板臂2、齿板4、解锁拉钩7、解锁拉钩的回位弹簧71、棘爪8、棘爪的回位弹簧84、限位块3和驻车灯开关9。
本实施例中的支架包括带有第一旋转轴51、第二旋转轴52、开口53、第三旋转轴55和驻车灯开关9的第一支架5和第二支架6,在第一支架5的开口53处还设置有限位板以保证第一支架与第二支架之间可靠地连接。第一支架5和第二支架6之间设置有限位垫圈以保持第一支架与第二支架间的间隙,保证第一支架5与第二支架6之间留有12mm~15mm的间距。第一支架5上还设置有定位孔54,第二支架6上设置有与第一支架5的定位孔相配合的定位孔54,螺栓通过第一支架5的定位孔54和第二支架6的定位孔使两个支架连接在一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晨汽车集团控股有限公司,未经华晨汽车集团控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38702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