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乳品中细菌的快速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388205.1 | 申请日: | 2015-06-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1322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02 |
发明(设计)人: | 孙芝杨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G01N35/10 | 分类号: | G01N35/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3005 江苏省淮安市高***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乳品 细菌 快速 检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乳品中细菌的快速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对于人体有害的微生物常被称为细菌。细菌存在于世界上的任何角落。细菌主要是以气体、液体和固体三种物理形式与人类的接触。而在液体中,与人类关系最大的就是食用饮料,而在饮料中牛奶的检测是最复杂的。
有鉴于此,中国专利201310715434.5公开了一种原奶细菌快速检测方法及装置,该装置包括控制板、样品池、高速通道、高速通道泵、采样通道、样品流动槽、光源、显微摄像机和采样泵,该装置实现了乳品中细菌含量的检测,但是它存在以下问题:1.不能保证乳品匀速流入样品流动槽,影响了检测的准确率;2.不能够调节乳品进入到样品流动槽中的速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使用方便、检测速度快、精确度高的乳品中细菌的快速检测装置,它还能够调节乳品进入到样品流动槽中的速度。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乳品中细菌的快速检测装置,包括样品池,所述样品池通过第一管体连接有样品流动槽,所述样品流动槽上通过第二管体连接有采样泵,所述样品流动槽上方设置有显微摄像机,下方设置有光源,所述显微摄像机电性连接有加速器,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气体室和供气设备,所述供气设备和气体室通过第一气管连接,所述第一气管上设置有控制阀组件,所述气体室内设置有杀菌装置,所述气体室上设置有朝下倾斜的第二气管,所述第二气管与所述第一管体连接;所述控制阀组件包括控制阀本体、步进电机,所述步进电机连接有丝杆,所述丝杆上设置有活动块,所述活动块与所述控制阀本体的阀杆连接;所述第一管体与样品流动槽连接处设置有朝向样品流动槽凸出的凸型过滤网,所述第一管体内靠近所述凸型过滤网处用线体悬挂有球体。
优选地,上述的乳品中细菌的快速检测装置,其中所述样品池与第一管体连接处设置有第一过滤网。
优选地,上述的乳品中细菌的快速检测装置,其中所述杀菌装置为紫外线杀菌灯。
优选地,上述的乳品中细菌的快速检测装置,其中所述气体室的外壁设置有与所述步进电机连接的控制面板。
优选地,上述的乳品中细菌的快速检测装置,其中所述球体直径为所述第一管体内腔直径的一半。
优选地,上述的乳品中细菌的快速检测装置,其中所述样品流动槽、显微摄像机、光源位于同一条直线上。
优选地,上述的乳品中细菌的快速检测装置,其中所述供气设备为气泵。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主要体现在:供气设备朝气体室内充入空气,气体室内的空气通过第二气管朝第一管体内喷出,此时喷出的空气会带走第一管体内的气体,造成第一管体内形成负压,样品池内的乳品会加速流入到第一管体内,因此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检测效率;气体室内设置有杀菌装置,能够杀死气体室内空气中的细菌,避免了空气中的细菌混入到乳品中,因此提高了检测的准确率;可以通过调节控制阀组件来调整来调节喷入第一管体内空气的速度,从而调节乳品进入到样品流动槽中的速度;采用步进电机控制控制阀本体,使用方便,而且性能稳定;当第一管体内的乳品流速突然加快时,球体会堵住凸型过滤网的一部分,减慢乳品流入样品流动槽,因此保证乳品匀速流入样品流动槽中,提高了检测准确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局部放大图;
图3为图1中B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2、3所示,一种乳品中细菌的快速检测装置,包括样品池1,样品池1通过第一管体2连接有样品流动槽3,样品流动槽3上通过第二管体4连接有采样泵5,样品流动槽3上方设置有显微摄像机6,下方设置有光源7,显微摄像机6电性连接有加速器8。其中样品流动槽3、显微摄像机7、光源7位于同一条直线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江苏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38820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