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热管理结构及其可穿戴电子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389047.1 | 申请日: | 2015-06-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82109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09 |
发明(设计)人: | 阿尔贝托·R·卡瓦拉罗;马丁·R·佩什 | 申请(专利权)人: | 谷歌技术控股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7/20 | 分类号: | H05K7/20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19 | 代理人: | 李佳;穆德骏 |
地址: | 美国加利***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管理 结构 及其 穿戴 电子 装置 | ||
相关申请
本申请涉及并且根据美国法典第35条119(e)款要求2014年6月6日提交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序号62/008,807的权益,通过引用将其整个内容并入本文中。
技术领域
本公开一般地涉及管理由电子装置生成的热,并且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管理由可穿戴电子装置生成的热的结构。
背景技术
诸如手表的可穿戴电子装置正并入包括传感器、更高速处理器以及更大显示器的更多活动特征,所述特征有望使增加的热量消散。如果被不适当地管理,则用于使可穿戴装置冷却的热传递通路部分地且无意地到穿戴者的皮肤,这甚至在适度的热负荷状况下也可能产生不适。用于电子装置的已知热扩散机构集中于使内部电子器件保持在可接受的操作温度下,但是未被优化用于在电子装置是可穿戴电子装置时使用户的皮肤保持凉爽。
实用新型内容
一般地说,依据一些实施例,热管理结构包括第一导热层、第二导热层、以及隔热层。第一导热层和第二导热层以及隔热层沿着它们的表面区域被布置成堆叠构造,其中,隔热层被部署在第一导热层与第二导热层之间并且与第一导热层和第二导热层物理接触。依照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第二导热层的至少一个边缘延伸超出第一导热层或隔热层中的至少一个的边缘。
依照另一实施例,可穿戴电子装置包括便携式电子装置和耦合至该便携式电子装置的热管理结构。热管理结构包括被部署为与便携式电子装置相邻的第一导热层。热管理结构还包括第二导热层和隔热层,所述隔热层被部署在第一导热层与第二导热层之间并且与第一导热层和第二导热层物理接触。第一导热层和第二导热层以及隔热层沿着它们的表面区域被布置成堆叠构造。
依照又一个实施例,用于制造热管理结构的方法包括:将第一导热层部署到隔热层的第一侧上并且将第二导热层部署到隔热层的第二侧上。第一导热层和第二导热层以及隔热层沿着它们的表面区域被布置成堆叠构造。而且,在至少一个布置中,第二导热层的至少一个边缘延伸超出第一导热层或隔热层中的一个或两者的边缘。
本公开的热管理结构的至少一个有益效果是它的两用热管理机构。特别地,所述热管理结构提供用于热远离该结构所耦合至的便携式电子装置的通路,并且还提供用于热远离穿戴该便携式电子装置的人的皮肤的通路。用于热远离穿戴者皮肤的通路是通过既与皮肤相邻又与大气相邻的导热层的区域来提供的。
附图说明
附图连同下面的具体描述一起被并入本说明书并且形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附图用来进一步图示包括所要求保护的实施例的构思的实施例并且解释那些实施例的各种原理和优点。同样的附图标记在这些图的单独视图中自始至终指代相同或功能上类似的元件。
图1是图示依照实施例的用于可穿戴电子装置的热管理结构的横截面视图的示意图。
图2是图示依照另一实施例的用于可穿戴电子装置的热管理结构的横截面视图的示意图。
图3是图示依照又一个实施例的用于可穿戴电子装置的热管理结构的俯视图的示意图。
图4是图示依照实施例的用于制造具有用于可穿戴电子装置的热管理结构的设备的方法的逻辑流程图。
技术人员应当了解,图中的元件是为了简单和清楚而图示的,并且未必按比例绘制。例如,图中的一些元件的尺寸可以相对于其它元件被放大以帮助改进对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理解。设备和方法组件已在适当情况下由附图中的常规符号来表示,从而仅示出与理解本公开的实施例有关的那些特定细节,以便不因对于已受益于本文描述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将是容易地显而易见的细节而使本公开混淆。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参考附图,并且特别地参考图1,图1示出了图示依照一些实施例的用于可穿戴电子装置的热管理结构的横截面视图的示意图。特别地,图1说明性地示出可穿戴电子装置100,可穿戴电子装置100包括附接到可穿戴元件104的便携式电子装置102。可穿戴元件104被构造成被穿戴在身体部位上。因此,如本文中所使用的可穿戴电子装置指代附接了使得用户能够“穿戴”或者以其它方式随身携带便携式电子装置的机构的任何电子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谷歌技术控股有限责任公司,未经谷歌技术控股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38904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