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错行式宽窄行插秧机有效
申请号: | 201520389050.3 | 申请日: | 2015-06-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97510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0-14 |
发明(设计)人: | 栾翠莲;张绍权;尹修安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省锦禾农业装备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C11/02 | 分类号: | A01C1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安徽省宣城市宣城经济技***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错行式 宽窄 插秧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插秧机,尤其是涉及一种错行式宽窄行插秧机。
背景技术
传统的水稻栽培一般都采用等行距、等株距的插植方法,但是这种插植方法植株与植株之间必然会出现遮阳的问题,而且对泥土中的养分的利用不均匀,从而造成很大的浪费。目前宽窄行插秧方法已经得到广泛的应用,它是窄行距与宽行距间隔栽培的一种水稻高产栽培技术。该栽培方式既能保证单位面积上的穴数合理,又具有植株群体分布合理,通风透光性能好,光合作用率高等优点,因此单产水平较高,是高产攻关常选择的栽培方式之一。同时,由于通风透光性增强,使稻株间湿度降低,可在一定程度上减轻病虫危害,最终达到高产增收的目的。农艺科学的进一步研究表明,紧紧相邻两行植株互相之间对阳光的遮避作用是有限的,对通风的影响也较小,只有多行植株行距较窄时,才会对植株的通风、通空造成明显的影响,进而影响水稻的产量。因此,从这一农艺上的发现,我们选择了一种更为科学有效的水稻插植方法,即两窄行一宽行的插植方法,也就是说,以三行植株为一组,两组植株之间设一较宽的间距,组内间距较窄,构成“窄-窄-宽-窄-窄”的宽窄行布局。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是解决现有技术中宽窄行插秧机为了提高秧苗的通风、通光能力而使得总穴数较大程度的减少,或者通过大大减小窄行的行距,来实现宽行,从而对窄行的两株植株的生长空间造成影响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能够在对总穴数影响较小的情况下,有效提高植株的通风通光能力,且窄行间的植株保证了可靠的生长空间。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一种错行式宽窄行插秧机,包括车架、苗台以及插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苗台包括若干个载苗板,所述的插植机构包括单排设置的若干插植箱,插植箱的上端与驱动机构相连,下端设有回转箱,回转箱的两端设有插植臂,每个插植臂上设有插秧爪,所述的回转箱以三个为一组,组内回转箱等距设置,相邻两组之间的相邻回转箱的间距是组内回转箱间距的1.5-2倍,每组回转箱对应于一个所述载苗板,每一组所述的回转箱的中间一个与其两侧的回转箱设有90度的回转角度差。现有的宽窄行插秧机一般有两种,一种是取秧口均匀设置,通过回转箱在转动过程中的横向位移实现宽窄行插秧,这种插秧机主要是为了适应在现有普通插秧机上进行改造而设置的,它的主要特点是可以采用现有普通插秧机的苗台,另一种是取秧口设置成宽窄间距,回转箱的设置与取秧口相对应。这两种插秧机均实现了插秧行距的一宽一窄间隔变化。而本实用新型通过三个为一组回转箱,且三个回转箱的间距较小,组与组之间的间距是组内回转箱的间距的1.5-2倍的设置实现两窄行一宽行的宽窄行设置,这种插秧方式使得在提高水稻的通过通光能力的同时不影响单位面积的总穴数,进一步提高单位产量。在此基础上,本实用新型中,由于组内的三个回转箱中的中间一个回转箱与其两侧相邻的两个回转箱设有90度的回转角度差,也就是说,当其相邻左右两个回转箱取秧(或插秧)后,转动90度中间一个回转箱才完成取秧(或插秧),又由于回转箱的端均设有插秧臂及相应的插秧爪,也就是说,一个回转箱转动180度,正好完成两次插秧,因此,同组内的中间一个回转箱的插秧位置正好是其左右相邻两个回转箱前后两次插秧的纵向中间位置,最终形成了窄行苗相互错开的布局,也就是说,由本实用新型所完成的宽窄行插秧为两窄行一宽行间隔布局,且窄行内的秧苗实际横向间距是其行距的两倍(窄行内的相邻行秧苗横向不对应)。由于上述特点,本实用新型解决了两窄行内的秧苗间距相对过小的问题,更大程度的提高了其通风通光能力。
作为优选,所述插植箱的下端设有左右两个同步输出轴,其中左输出轴上并排设有左回转箱、中回转箱,右输出轴上设有一个右回转箱,同一个插植箱上的三个回转箱为一组。这种一种回转箱的排列形式,同一个插植箱上设有三个回转箱,三个回转箱为一组,两个插植箱的间距设置决定两组回转箱的间距,通过设置该插植箱的间距实现宽行的行距。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省锦禾农业装备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安徽省锦禾农业装备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38905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