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适用于矿山中深孔孔底起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389678.3 | 申请日: | 2015-06-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02686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27 |
发明(设计)人: | 王清河;裴永刚;田利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华冶科工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42D1/04 | 分类号: | F42D1/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176 北京市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适用于 矿山 中深孔孔底 起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适用于矿山中深孔孔底起爆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冶金地下矿山中需要深孔采矿,需要采用爆破采矿。但是,爆破采矿需要大量的人力劳动,而且炸药的成本很高,而且操作步骤很复杂,效率低下。
为降低中深孔爆破采矿成本,需要一种设计合理、经济、安全、简单的适用于矿山中深孔孔底起爆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上述缺陷,提供一种设计合理、经济、安全、简单的适用于矿山中深孔孔底起爆装置。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适用于矿山中深孔孔底起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起爆弹以及与起爆弹连接的导爆管;所述起爆弹包括聚乙烯外壳以及设置在聚乙烯外壳内的散装颗粒铵油炸药和非电毫秒雷管,非电毫秒雷管连接导爆管,导爆管连接矿用起爆器。
作为一种优化的技术方案,所述聚乙烯外壳包括自上而下设置有壳帽、壳盖和壳身;所述壳帽、壳盖和壳身依次固定连接;所述壳盖和壳身上设置有连通的导槽。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安全系统高,成本低,工期短,大大降低了把爆破的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使用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如图1、图2所示,适用于矿山中深孔孔底起爆装置,与起到安装爆破装置作用的深孔4相配合。所述适用于矿山中深孔孔底起爆装置包括起爆弹以及与起爆弹连接的导爆管7。所述起爆弹包括聚乙烯外壳以及设置在聚乙烯外壳内的散装颗粒铵油炸药5和非电毫秒雷管6,非电毫秒雷管6连接导爆管7,导爆管7连接矿用起爆器。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聚乙烯外壳包括自上而下设置有壳帽1、壳盖2和壳身3。所述壳帽1、壳盖2和壳身3依次固定连接。所述壳盖2和壳身3上设置有连通的导槽。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是:
1)爆破材料准备:
散装颗粒铵油炸药、BQF-100装药器装药、非电毫秒雷管(20m脚线,专门加工)、聚乙烯起爆弹壳起爆弹、塑料导爆管、矿用起爆器。
2)起爆弹壳加工:
起爆弹采用聚乙烯起爆弹壳和散装颗粒铵油炸药加工,将弹壳壳身装满散装粘性颗粒铵油炸药,并且压实,将毫秒非电雷管通过外壳身凹槽塞在壳身里面,盖上壳盖,摁紧盖子,采用塑料绝缘胶布将雷管脚线压在外壳身凹槽里面,在缠胶布时切忌将外壳全部缠完,留有一定的距离(10mm~20mm)。
3)装药:
先将已加工好的起爆弹壳装药管(2寸、防静电高压管)送至孔底,打开高压风将炸药吹至炮孔,只到设计位置为止(装药管前面做了标记),完成后抓紧堵孔,防止炸药洒落,依次类推,装完要爆破的排数。在输送起爆弹的过程中一定防止装药管磨蹭脚线。
4)连线起爆:
将炮孔引出的雷管脚线相互交叉捆绑一起,采用塑料导爆管引致起爆器处,等人员全部撤离安全区域后方可起爆。
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安全系统高,成本低,工期短,大大降低了把爆破的成本。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的优选实施方式,任何人应该得知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做出的结构变化,凡是与本实用新型具有相同或者相近似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华冶科工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华冶科工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38967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