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联轴器压盖有效
申请号: | 201520390032.7 | 申请日: | 2015-06-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39115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04 |
发明(设计)人: | 张建强;王大伟;吴川;李小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北元化工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D3/84 | 分类号: | F16D3/84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徐文权 |
地址: | 719319 陕西省榆林市***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联轴器 压盖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维修辅助工具,尤其涉及一种大型设备、机械传动装置联轴器压盖。
背景技术
目前,在聚氯乙烯生产过程中乙炔分厂大型设备、机械传动装置联轴器(尼龙棒连接方式),使用以往常规的设计,两压盖各利用4颗螺丝(共8颗)固定在联轴器上,且联轴器压盖螺丝强度较低,传动设备长期运转由于受力不平衡常常造成联轴器压盖麿损变形,且使螺丝孔变大,压盖螺丝不能完全固定在联轴器上,而在更换压盖时,首先移除电机(大多设备电机都在110KW左右),再用拉马拉取电机上的联轴器,方可取下压盖更换,检修工作量太大,耗时过长,产生的费用也过高;另一方面尼龙棒磨损更换尼龙棒时,先需要拆除压盖,经常会出现压盖影响尼龙棒的安装,为检修设备带来很大的障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联轴器压盖,该装置解决了在更换联轴器压盖的困难度,以及为更换尼龙棒带来了更方便的作业方法和空间,适用于企业大型传动设备(带有联轴器的设备)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联轴器压盖,包括一对相向扣合在联轴器上的壳体,在一对壳体外圆周上设有沿其径向相对称设置的两个锁合机构,距离两个锁合机构之间90°的壳体外圆周上设有沿壳体径向分布的顶丝。
优选地,所述锁合机构为一个合页和一个与合页轴相连接的锁扣,合页连接在一个壳体上,锁扣连接在另一个壳体上。
优选地,所述锁扣为一对连接板中贯穿一个连接销构成,合页轴被锁在连接销下方。
优选地,所述两个锁合机构上的合页和锁扣相交错分布。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在于该设计加工结构简单、原材料为最常使用的钢材,使用方便易懂。该装置投入使用后,不仅保障了设备运行的稳定性,而且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的人力、物力的浪费,且为公司带来很大的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结构俯视图;
图中:1、顶丝;2、联轴器;3、合页;4、锁扣;5、壳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结合图2、图3所示,该联轴器压盖,包括一对相向扣合在联轴器上的壳体5,壳体5用于保护联轴器2中镶嵌的尼龙棒,其中,在一对壳体5外圆周上设有沿其径向相对称设置的两个锁合机构,距离两个锁合机构之间90°的壳体5外圆周上设有沿壳体5径向分布的顶丝1。
其中,锁合机构为一个合页3和一个与合页轴相连接的锁扣4,合页3连接在一个壳体5上,锁扣4连接在另一个壳体5上。锁扣4为一对连接板中贯穿一个连接销构成,合页轴被锁在连接销下方。
两个锁合机构上的个合页3和锁扣4相交错分布。即,在一个联轴器外圆周上设合页3,在其180°分布的对联轴器壳体5外圆周上设锁扣4。
本实用新型原理简单易懂,在连轴器上设计加工一种类似护罩的装置,这种新型联轴器压盖它的原理形象地说就如同“手铐”一样,一端以“合页”连接两部分壳体,可以灵活的打开与关闭,另一端以“锁扣”的形式,可以牢固地将装置“铐”在联轴器之上,且在壳体特定部分设计一个“顶丝”目的是为了增加壳体与联轴器之间的连接牢固性;本结构使用方便简单,易携带,灵活性强。
在使用时先将其锁扣端螺丝松开,灵活地张开装置两部分,套进对应的联轴器上,然后锁紧锁扣,再紧固顶丝,一个联轴器各装一个,之所以每一个联轴器上设计一个,而不是两个联轴器共用一个,目的是防止一对联轴器在长时间使用后,尼龙棒因磨损而产生相对运动,导致连轴器与装置之间摩擦产生火花,造成不必要的生产火灾事故;整个使用过程简单易懂,它的特别之处就是由原来的8颗螺固定丝变为2颗固定,节省了1/4的时间,大大提高了检修效率。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仅限于此,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的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由所提交的权利要求书确定专利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北元化工集团有限公司,未经陕西北元化工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39003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湿式双离合器
- 下一篇:一种应用在高转速轻负载工况条件下的圆柱滚子轴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