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机抽排液采气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390056.2 | 申请日: | 2015-06-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12973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03 |
发明(设计)人: | 李骥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骥 |
主分类号: | E21B43/00 | 分类号: | E21B4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6 北京市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机抽排液采气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油气田生产的一种机抽排液采气装置,属于石油天然气采油采气工艺技术类。
背景技术
对于气井的排采,有很多种方法,比如优化管柱、气举、柱塞气举、泡排、螺杆泵、电潜泵、射流泵、柱塞泵等等,但是每一种方法均有一定的适应工况区间,相比之下,柱塞泵的适应工况区间要宽很多,在上世纪80年代国内曾经搞过柱塞泵的方法,但是,因为相关技术不成熟,对于深井、气液比大的气井适用性很差,该方法很短的时间内几乎销声匿迹了。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机抽排液采气装置,包括井下管柱组合、井下杆柱组合、地面流程总成、井口动密封装置总成、举升设备,可用于地面气液比小于8000积液气井的排采。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它由丝堵(1)、沉砂管(2)、气砂锚(3)、特种防气防砂泵(4)、抽油杆柱(5)、油管柱(6)、套管(7)、采油井口(8)、防喷器(9)、井口硬填料动密封盒(10)、盘根盒(11)、抽油机(12)、针阀(13)、单流阀(14)、1号控制闸阀(15)、2号控制闸阀(16)、气液分离器(17)、气相外排控制阀(18)、3号控制闸阀(19)、4号控制闸阀(20)、井场储液罐(21)、液相外排控制阀(22)组成,其中,丝堵(1)、沉砂管(2)、气砂锚(3)、特种防气防砂泵(4)的泵筒、油管柱(6)组成井下管柱组合,特种防气防砂泵(4)的柱塞、抽油杆柱(5)组成井下杆柱组合,井下杆柱组合在井下管柱组合内,套管(7)与井下管柱组合组成油套环空,抽油杆柱(5)顶部的光杆与抽油机(12)连接,采油井口(8)、防喷器(9)、井口硬填料动密封盒(10)、盘根盒(11)组成井口动密封装置总成,其连接顺序为防喷器(9)安装在采油井口(8)的顶部,防喷器(9)上面依次连接井口硬填料动密封盒(10)、盘根盒(11),针阀(13)、单流阀(14)、1号控制闸阀(15)、2号控制闸阀(16)、气液分离器(17)、气相外排控制阀(18)、3号控制闸阀(19)、4号控制闸阀(20)、井场储液罐(21)、液相外排控制阀(22)组成地面流程总成,当井场有单独的输气管线和输液管线,则地面流程总成的连接方式如下:采油井口(8)的套管四通的一侧接套压表,另一侧依次连接针阀(13)、单流阀(14)、2号控制闸阀(16)、气液分离器(17),气液分离器(17)的上部出口连接气相外排控制阀(18),下部出口连接3号控制闸阀(19),3号控制闸阀(19)的下端接到输液管线上,采油井口(8)的油管四通的一侧接油压表,另一侧连接1号控制闸阀(15),1号控制闸阀(15)的下端与井口油套环空气相通道相连,采油井口(8)的油管四通一侧连接4号控制闸阀(20)、井场储液罐(21)、液相外排控制阀(22),当井场出口只有一根输送管道,气液混输,则地面流程总成的连接方式如下:采油井口(8)的套管四通的一侧接套压表,另一侧依次连接针阀(13)、单流阀(14),单流阀(14)的下端接到气液混输管道(23)上,采油井口(8)的油管四通一侧接油压表,另一侧直接连接到气液混输管道(23)上。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特种防气防砂泵(4)的泵筒固定在井下管柱组合上,井下管柱组合悬挂固定在采油井口(8)的油管座上,特种防气防砂泵(4)的柱塞通过井下杆柱组合,在地面举升设备抽油机(12)的抽吸下做直线往复运动,实现将井内井筒积液抽吸到地面,解放井底生产压差,从而使得天然气通过油套环空、采油井口(8)的套管四通排放到地面,抽吸到地面的液相和排放到地面的气相通过地面流程总成,从而实现机抽排液采气工艺,本实用新型是利用外力(抽油机)强制排液方式,不依赖气层压力,可最大限度释放生产压差,提高气井的产气量和气层采收率,是延长气井生产产能周期的有效措施。
附图说明
图1为井口地面有独立的输气和输液管道情况下的一种机抽排液采气装置的示意图,图2为井口地面只有一条气液混输管道情况下的一种机抽排液采气装置的示意图,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由丝堵1、沉砂管2、气砂锚3、特种防气防砂泵4、抽油杆柱5、油管柱6、套管7、采油井口8、防喷器9、井口硬填料动密封盒10、盘根盒11、抽油机12、针阀13、单流阀14、1号控制闸阀15、2号控制闸阀16、气液分离器17、气相外排控制阀18、3号控制闸阀19、4号控制闸阀20、井场储液罐21、液相外排控制阀22组成,其中,丝堵1、沉砂管2、气砂锚3、特种防气防砂泵4的泵筒、油管柱6组成井下管柱组合,特种防气防砂泵4的柱塞、抽油杆柱5组成井下杆柱组合,井下杆柱组合在井下管柱组合内,套管7与井下管柱组合组成油套环空,抽油杆柱5顶部的光杆与抽油机12连接,采油井口8、防喷器9、井口硬填料动密封盒10、盘根盒11组成井口动密封装置总成,其连接顺序为防喷器9安装在采油井口8的顶部,防喷器9上面依次连接井口硬填料动密封盒10、盘根盒11,针阀13、单流阀14、1号控制闸阀15、2号控制闸阀16、气液分离器17、气相外排控制阀18、3号控制闸阀19、4号控制闸阀20、井场储液罐21、液相外排控制阀22组成地面流程总成,当井场有单独的输气管线和输液管线(如图1所示),则地面流程总成的连接方式如下:采油井口(8)的套管四通的一侧接套压表,另一侧依次连接针阀13、单流阀14、2号控制闸阀16、气液分离器17,气液分离器17的上部出口连接气相外排控制阀18,下部出口连接3号控制闸阀19,3号控制闸阀19的下端接到输液管线上,采油井口8的油管四通的一侧接油压表,另一侧连接1号控制闸阀15,1号控制闸阀15的下端与井口油套环空气相通道相连,采油井口8的油管四通一侧连接4号控制闸阀20、井场储液罐21、液相外排控制阀22,当井场出口只有一根输送管道(如图2所示),气液混输,则地面流程总成的连接方式如下:采油井口8的套管四通的一侧接套压表,另一侧依次连接针阀13、单流阀14,单流阀14的下端接到气液混输管道23上,采油井口8的油管四通一侧接油压表,另一侧直接连接到气液混输管道23上。特种防气防砂泵4抽吸的流体有液相,也有部分气相,气液的混合体通过油管6、采油井口8的油管四通排出,井筒内大部分的气相通过气砂锚3排放到油套环空,并通过采油井口8的套管四通排出。地面流程中的针阀13、单流阀14只允许气相从油套环空往外流出,防止管线中或油管出口的液相或气相反流到油套环空。抽油机12是本工艺技术的举升设备,一般情况下采用塔架式长冲程抽油机,特殊情况下也可使用游梁式抽油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骥,未经李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39005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