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磷光嘧啶铱配合物反应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390118.X | 申请日: | 2015-06-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02694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0-14 |
发明(设计)人: | 徐旭炜;葛国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大学 |
主分类号: | C09K11/06 | 分类号: | C09K11/06;C07F1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政联科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89 | 代理人: | 郭晓华 |
地址: | 315211 浙江省宁波***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磷光 嘧啶 配合 反应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化工设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磷光嘧啶铱配合物反应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电致磷光材料因具有良好的发光性能和理论上可以达到100%的内量子效率而成为研究热点。
目前研究的电致磷光材料主要是锇、铱、铂、钌等有机重金属配合物,金属铱配合物具有相对较短的三线态寿命和更高的发光效率、能在室温下发出较强的磷光以及可以通过配体结构的调整而调节发光波长使电致发光器件的颜色覆盖整个可见光区,是研究得最多的一种磷光材料。
嘧啶及其衍生物的铱配合物作为电致磷光材料具有相对高的效率和长的器件寿命,但目前文献上报道的嘧啶铱配合物磷光材料相对较少。当然,也没有专门用于生产或合成该类化合物的反应釜或反应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专用于生产磷光嘧啶铱配合物的反应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一种磷光嘧啶铱配合物反应装置,包括反应釜,所述的反应釜顶部具有投料口,反应釜外壁具有加热夹套,所述的反应釜顶部还连接有能往反应釜中通入氮气的氮气储罐和能把反应釜中的气体冷却成液体的回流冷却管,反应釜底部安装有能过滤固体物质的过滤组件,还包括液位计,所述的液位计的两端分别连接反应釜顶部和反应釜底部,且液位计与反应釜底部的连接点位于反应釜和过滤组件之间的管路上。
在上述的磷光嘧啶铱配合物反应装置中,所述的过滤组件包括依次连接反应釜底部的第一阀门、过滤器和第二阀门,还包括两端分别连接反应釜底部和第二阀门的第三阀门。
在上述的磷光嘧啶铱配合物反应装置中,还包括抽料泵,所述的抽料泵连接第二阀门。
在上述的磷光嘧啶铱配合物反应装置中,所述的回流冷却管内设有若干相互平行的扰流板,回流冷却管外壁设有能通入冷却水的第一冷却夹套。
在上述的磷光嘧啶铱配合物反应装置中,所述的回流冷却管顶部还连接有冷凝管组件,所述的冷凝管组件的出料口连接反应釜顶部。
在上述的磷光嘧啶铱配合物反应装置中,所述的冷凝管组件包括水平设置的第一冷凝管和竖直设置的第二冷凝管,第一冷凝管外壁设有能通入冷却水的第二冷却夹套,第二冷凝管外壁设有能通入冷却水的第三冷却夹套,第一冷凝管两端分别连接回流冷却管顶部和第二冷凝管顶部,第二冷凝管底部连接反应釜顶部。
在上述的磷光嘧啶铱配合物反应装置中,在第二冷凝管底部还设有一个U形管,所述的U形管两端分别连接第二冷凝管底部和反应釜顶部,在U形管底部还设有第四阀门。
在上述的磷光嘧啶铱配合物反应装置中,所述的氮气储罐通过通气管插入到反应釜底部,且在通气管的底部连接有布气盘,所述的布气盘为圆盘型的空心结构且外壁密布有出气孔。
在上述的磷光嘧啶铱配合物反应装置中,所述的液位计两端分别连接有第五阀门和第六阀门,氮气储罐和通气管之间设有第七阀门。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专门针对生产磷光嘧啶铱配合物而设计,反应过程密闭安全,可以完成多次的抽滤和投料,从而在一个反应装置中实现全部的生产步骤,反应效率高,生产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反应釜10、投料口11、加热夹套12、氮气储罐20、通气管21、布气盘22、第七阀门23、回流冷却管30、扰流板31、第一冷却夹套32、过滤组件40、第一阀门41、过滤器42、第二阀门43、第三阀门44、抽料泵45、液位计50、第五阀门51、第六阀门52、冷凝管组件60、第一冷凝管61、第二冷凝管62、第二冷却夹套63、第三冷却夹套64、U形管65、第四阀门66。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磷光嘧啶铱配合物反应装置,包括反应釜10,所述的反应釜10顶部具有投料口11,反应釜10外壁具有加热夹套12,所述的反应釜10顶部还连接有能往反应釜10中通入氮气的氮气储罐20和能把反应釜10中的气体冷却成液体的回流冷却管30,反应釜10底部安装有能过滤固体物质的过滤组件40,还包括液位计50,所述的液位计50的两端分别连接反应釜10顶部和反应釜10底部,且液位计50与反应釜10底部的连接点位于反应釜10和过滤组件40之间的管路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大学,未经宁波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39011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机侧炉门无荒煤气逸出的煤焦炉
- 下一篇:一种行道树堆肥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