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智能安全通讯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390885.0 | 申请日: | 2015-06-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5240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16 |
发明(设计)人: | 陈明志;郑绍华;许春耀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北卡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9/32 | 分类号: | H04L9/32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蔡学俊 |
地址: | 350108 福建省福州市闽侯县科技东路***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安全 通讯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安全通讯领域,特别是一种智能安全通讯装置。
背景技术
通信安全是信息安全的基础,为信息的正确,可靠传输提供了物理保障。公网移动通信的火爆一方面由于和每个人日常工作起居密切相关;一方面也得益于近十年来中国国产手机自主研发实力日新月异的提高。“斯诺登事件”过后,通信安全日益成为我国各行业用户特别关注的问题,过去使用的国外通信标准存在诸多安全隐患,且我国国土辽阔、人员密集、通信使用习惯与国外皆有不同。因此一种智能安全通讯装置的提出迫在眉睫。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提供一种智能安全通讯装置,能够简单有效地保证用户通讯信息的安全。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方案实现:一种智能安全通讯装置,包括MCU以及与其相连的身份信息采集模块、数据加密/解密模块、身份信息验证模块、报警模块、信号传输模块;所述的智能安全通讯装置设置于智能通讯终端内部,所述的MCU与所述智能通讯终端内部的通讯模块电性相连;所述的信号传输模块连接至一设置于应用服务器端的身份信息存储模块;所述的报警模块连接至一设置于用户家中的报警信息接收器。
进一步的,所述身份信息验证模块与身份信息采集模块均包括人脸识别与采集单元、指纹识别与采集单元以及虹膜识别与采集单元。
进一步的,所述报警模块连接有一短信报警模块,用以当身份验证出错时为用户发送报警提示短信。
进一步的,所述智能通讯终端为手机、平板电脑或电脑。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有效,能够多方位验证用户身份信息,确保用户的通讯信息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原理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智能安全通讯装置,包括MCU以及与其相连的身份信息采集模块、数据加密/解密模块、身份信息验证模块、报警模块、信号传输模块;所述的智能安全通讯装置设置于智能通讯终端内部,所述的MCU与所述智能通讯终端内部的通讯模块电性相连;所述的信号传输模块连接至一设置于应用服务器端的身份信息存储模块;所述的报警模块连接至一设置于用户家中的报警信息接收器。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身份信息验证模块与身份信息采集模块均包括人脸识别与采集单元、指纹识别与采集单元以及虹膜识别与采集单元。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报警模块连接有一短信报警模块,用以当身份验证出错时为用户发送报警提示短信。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智能通讯终端为手机、平板电脑或电脑。
在本实施例中,用户可以通过所述的身份信息采集模块采集相关的身份认证信息,当需要致电或者短信特定人员时,可以设定该人员的身份信息,同时数据加密/解密模块对数据进行加密,此时接收信息的人员通过所述身份验证模块验证身份信息,若身份信息准确一致,则可以进行通讯,所述的数据加密/解密模块对数据进行解密,若身份信息不一致则不允许通讯,同时报警模块给原本设定正确的接收方人员和发送方人员家中的报警信息接收器发送报警信息,同时也可以给发送方人员发送短信提示接收方身份验证失败。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有效,能够多方位验证用户身份信息,确保用户的通讯信息安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实用新型的涵盖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北卡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福建北卡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39088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