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交流回馈式蓄电池在线测试仪有效
申请号: | 201520391185.3 | 申请日: | 2015-06-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2535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30 |
发明(设计)人: | 李新领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宏光星宇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36 | 分类号: | G01R31/36 |
代理公司: | 北京挺立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65 | 代理人: | 王震秀 |
地址: | 102209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交流 回馈 蓄电池 在线 测试仪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交流回馈式蓄电池在线测试仪,属于通信供电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传统的蓄电池测试仪功能简单,采用将电能转换为热能的方式放电、需要有人值守等缺点,是目前基站蓄电池的维护工作不到位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蓄电池的维护不到位也势必会影响蓄电池的寿命,增加运营商的运营成本。
蓄电池测试仪在多个领域广有应用,尤其是通信领域,基站的蓄电池的维护都需要依靠蓄电池测试仪,但传统的蓄电池测试仪具有以下缺点:
需要有人值守,对蓄电池进行测试时,需要维护人员到场,将蓄电池从基站供电系统中取下来接在测试仪上,此过程费时费力,基站属无人值守机房,数量多、分布广,一个中等城市三家运营商基站总数在5000个左右,基站单体电池数量至少150000只。按现有蓄电池容量测试模式,完成一次地区在网运行蓄电池年度核对性容量测试工作,需要耗用5000人工时、2500车台班才可完成,国内通信运营商地市级分公司基站维护人力、车辆资源根本无法承受;
蓄电池测试过程中,如果出现交流停电、整流器故障等问题时,需要立即将蓄电池接入供电系统,维持正常供电,但传统的蓄电池测试仪由于是人工操作,因此很难保证及时性,浪费人力的同时对维护人员也是一个考验;
传统的蓄电池测试仪记录的测试数据,有的是人工蹲点现场记录,有的蓄电池测试仪稍先进些,能够将测试数据存储在测试仪中,人工通过U盘等方式从仪器中读取数据。这两种方式都有缺点,就是需要人工现场操作,尤其是前者;
传统的蓄电池测试仪的放电方式,都是将蓄电池放出的电能通过电阻等方式转换成热能消耗掉,测试次数越多,能源浪费越大,不利于节能环保;
基于传统蓄电池测试仪的上述缺点,使得基站蓄电池的维护工作变得十分困难,整个维护过程浪费人力、浪费资源、浪费能源,最终导致了目前多数基站蓄电池维护工作不到位。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交流回馈式蓄电池在线测试仪。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交流回馈式蓄电池在线测试仪,包括与蓄电池电连接的DC-DC放电模块、DC-AC放电模块、AC-DC充电模块、阻性负载模块、开关模块,其中
所述DC-DC放电模块,与阻性负载模块连接,实现电池电压升压,升压后可以向阻性负载模块释放电能;
所述DC-AC放电模块,与市电交流电网连接,实现将电池电压逆变为市电交流电,向电网释放电能;
所述AC-DC充电模块,与市电交流电网连接,用以从市电交流电网输入交流电,经过整流降压为蓄电池充电电压后对蓄电池充电;
所述阻性负载模块,与所述DC-DC放电模块连接,用以在测试仪放电能力不足的情况下利用阻性负载将能量消耗掉;
所述开关模块,与所述直流母排连接,用以控制直流母排与所述蓄电池的通断;在未启动测试、测试完成或测试仪断电的情况下,可自动导通,保证直流母排与蓄电池直连。
所述开关模块优选为常闭型直流接触器,在测试仪工作时能够控制直流接触器导通或断开,测试仪断电后直流接触器自动恢复到常闭状态,即导通状态。
进一步的,还包括,单体监测单元,与蓄电池连接,用以监测蓄电池的电压、温度信息。需要为每一个蓄电池单体安装一个监测单元,使控制单元能够监测每节单体电池的电压、温度等信息。本测试仪实施时采用STM32F030F4P6作为单体监测单元处理器。
进一步的,还包括控制单元,与DC-DC放电模块、DC-AC放电模块、AC-DC充电模块和单体监测单元连接,控制DC-DC放电模块和DC-AC放电模块实现蓄电池放电功能;控制AC-DC充电模块实现充电功能;所述控制单元采用单片机,并且单片机的型号是STM32F407VGT6,单片机通过RS485总线与单体监测单元连接,单片机通过SPI总线与显示屏连接;
所述控制单元包括通信单元,所述通信单元具有以太网口和动环接口,可以被PC客户端访问;与蓄电池单体监测单元通讯,监控蓄电池单体的状态;控制开关单元,实现蓄电池与直流母排的直连或脱离。
所述动环接口采用RS485接口或RS232接口。
本测试仪实施时采用STM32F407VGT6作为控制单元处理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宏光星宇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宏光星宇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39118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