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用混凝土铺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391749.3 | 申请日: | 2015-06-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2564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0-28 |
发明(设计)人: | 徐亚玲;董欢;张群;吕丽芳;陶后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城建物资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8B13/02 | 分类号: | B28B1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0120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装配式 建筑 预制构件 混凝土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一种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用混凝土铺摊装置,涉及的是装配式建筑技术领域,应用于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的浇捣。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的浇捣,基本上采用的是手工作坊的方式进行制造。基本依靠人力将搅拌好的混凝土用人力运至模具中进行浇捣,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随着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的大量需求,现在这种生产方式很难适应现代化生产的需要,制约了装配式建筑的推广应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缺陷,设计一种浇捣流水线,配置机械化铺摊装置,生产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提高工作效率,加快装配式建筑推广应用的一种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用混凝土铺摊装置。
其技术是这样实现的:包括料斗、震动机构、液压缸、行走小车、滚轮、轨道、下料自动门、行车,其特征在于:整个装置架设在行车的两支平行的横梁上,设在横梁上的四个滚轮与行走小车连接,固定在行走小车上的液压缸垂直向下,液压缸的活塞与料斗连接,料斗下端设有下料自动门,下料自动门的下平面与连杆一端活络连接,另一端与料斗的旋转机构连接,料斗前端固定有震动机构。
实施该技术后的明显优点和效果是: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配置机械化铺摊装置,克服生产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依靠人力将搅拌好的混凝土用人力运至模具中进行浇捣,或用行车将料斗送至浇捣模具内进行铺摊和浇捣,提高工作效率50%,加快了装配式建筑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下料口、2-料斗、3-震动机构、4-液压缸、5-横梁、6-行走小车、7-滚轮、8-行车轨道、9-下料自动门、9-1-连杆、9-2-旋转机构、10-行车、10-1-行车滚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用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见附图1,整个装置架设在行车10的两支平行的横梁5上,整机实行程序控制。设在横梁5上的四个滚轮与行走小车6连接,固定在行走小车6四角的液压缸4垂直向下,液压缸4的活塞与料斗2连接,料斗2下端的下料口1设有下料自动门9,行车10的横梁5二侧的四角设有的行车滚轮10-1,行车滚轮10-1搁置在行车轨道8上;下料自动门9的下平面与连杆9-1一端活络连接,另一端与料斗2的旋转机构9-2连接。料斗2前端固定有震动机构3。
见附图1,首先,由计量泵通过输料管按设定的量将混凝土输入料斗2内,行车10通过电机带动行车滚轮10在行车轨道8上行走,当行车10到达卸料的横向位置停止运动,行走小车6通过电机带动滚轮7在横梁5上运动,到达浇捣模具上空时,四角的液压缸4的活塞同步带动料斗2向下运动,当抵达浇捣模具时,停止工作,启动旋转机构9-2的电机和震动机构3,通过连杆9-1开启下料自动门9,混凝土依靠重力的作用从下料口1送出,全部铺摊在浇捣模具内。
完成卸料后,四角的液压缸4动作,将料斗2上抬,下料自动门9关闭,恢复料斗2的载料的工作位置,行走小车6通过电机带动滚轮7在横梁5上运动的同时行车10返回,当料斗2到达输料管位置时,行走小车6、行车10停止运动,进入第二次由计量泵通过输料管按设定的量将混凝土输入料斗2内,进入第二次铺摊过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城建物资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城建物资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39174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