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客车用转向节有效
申请号: | 201520391800.0 | 申请日: | 2015-06-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5028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11 |
发明(设计)人: | 张福星;吕习奎;吴泳;陶银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精益达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7/18 | 分类号: | B62D7/18 |
代理公司: | 郑州红元帅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17 | 代理人: | 徐皂兰 |
地址: | 450016 河南省郑***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客车 转向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客车零部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将客车前桥横梁与客车轮边相连时用的客车用转向节。
背景技术:
转向节是客车转向前桥上的主要零件之一,转向节的功用是承受客车前部载荷、支承并带动客车前轮绕主销转动而使客车转向。在客车行驶状态下,它承受着多变的冲击载荷,因此,要求其具有很高的强度。由于转向节产品结构的特殊性,在转向节设计方面,一直以来都是成对出现,即左右两个转向节。大多数转向节还需要另外设计安装板2,用以安装客车制动器,从而使得设计生产装配都比较麻烦。
另外,随着中国客车行业的快速发展,但是,在客车标准化、轻量化方面,中国客车行业还存在很大的不足,其主要表现就是客车零部件种类数量多,零部件通用性差,有细微差别的车型,仍然需要不同的零部件,导致客车生产形不成规模化生产、批量化生产,生产成本较高。从客车转向节结构来说,现有的转向节一般都是成对出现,需要设计两个对称的转向节,另外,客车需要加装制动器,这就需要在转向节上加装制动器安装板,转向节结构需要至少三个零部件,零部件种类数量较多。
实用新型内容:
综上所述,为了克服现有技术问题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客车用转向节,它是设计一种左右通用的转向节,同时将制动器安装板集成到转向节上,不需要另外单独设计,达到减少零部件数量及种类,减少加工制造费用,同时,便于对客车零部件进行管理,节约成本。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客车用转向节,其中:包括转向轴、安装板及安装耳,所述的转向轴设置在安装板左侧,安装板右侧设置有两个安装耳,两个安装耳上下布置,安装耳内设置有转向定位销孔,所述的安装板上部及下部均设置有制动器安装孔,所述的安装板的中部设置ABS安装孔。
进一步,所述的转向轴、安装板及安装耳为一体结构。
进一步,所述的转向轴为阶梯轴。
进一步,所述的安装板上的制动器安装孔,以安装板的纵向轴线为轴平均对称分布。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是设计一种左右通用的转向节,同时将制动器安装板集成到转向节上,不需要另外单独设计,达到减少零部件数量及种类,减少加工制造费用,同时,便于对客车零部件进行管理,节约成本。
2、本实用新型的安装板上的制动器安装孔及ABS安装孔均是对称分布,从而使本实用新型可以左右通用。
3、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造价成本低、简单可靠,将转向节、制动器安装板、ABS安装板及转向定位销安装与一身,集成度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的右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1、图2所示,一种客车用转向节,包括转向轴1、安装板2及安装耳3,所述的转向轴1、安装板2及安装耳3为一体结构,所述的转向轴1为阶梯轴,所述的转向轴1设置在安装板2左侧,安装板2右侧设置有两个安装耳3,两个安装耳3上下布置,安装耳3内设置有转向定位销孔4,所述的安装板2上部及下部均设置有制动器安装孔5,制动器安装孔5以安装板2的纵向轴线为轴平均对称分布,所述的安装板2的中部设置ABS安装孔6。
使用时,将本实用新型的转向轴1与客车前轮轮毂连接,将转向定位销安装在本实用新型的安装耳3内的转向定位销孔4内,通过螺栓将制动器安装在制动器安装孔5内,通过螺栓将客车ABS与ABS安装孔6连接,从而实现本实用新型的安装。
本实用新型在安装时,以安装板2的纵向轴线为界,将所有的制动器安装孔5分为左右两部分,在安装时,只有左侧部分或者右侧部分的制动器安装孔5用于安装制动器,不用于安装制动器的孔位可以安装拉杆臂,以增强两者的连接强度。
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是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说明而非限制,所属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的等同替换或者根据现有技术而做的其它修改,只要没超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思路和范围,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所要求的权利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精益达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未经郑州精益达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39180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直拉杆总成
- 下一篇:一种电动液压助力转向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