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太阳能追踪LNG测量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391895.6 | 申请日: | 2015-06-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90581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18 |
发明(设计)人: | 张伟;张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雷尼威尔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D3/10 | 分类号: | G05D3/10;G01F23/00;H02J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上海市闵行区苏***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太阳能 追踪 lng 测量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测量领域,尤其涉及用于LNG(液化天然气)一种太阳能追踪LNG测量装置。
背景技术
一种太阳能追踪LNG测量装置,根据传感器液位测量信号输出显示的信号的装置,根据工作原理需要对其供电,为了保证能在断电的情况下,太阳能追踪LNG测量装置能够继续正常工作,往往安装带有充电功能的电池装置,由于电池的电量有限,为了不出现意外,通常会安装太阳能装置,增强其续航能力。
但是传统的太阳能LNG测量装置不能充分利用太阳能,且光伏组件耗费较大,有发明人试图利用光感应器或角度感应器系统推动或控制光伏组件板位移来跟踪太阳转动角度,不仅系统结构复杂,追踪不准确,可操作不强,还引发新的问题,动力供给问题,得不偿失,使原发明背离它的初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太阳能追踪LNG测量装置,既能够把日出或日落及早晚太阳光不太强时,收集汇聚集中照于光伏组件板,使光伏组件板能够全方位无死角追踪太阳移动方向,而太阳光较为强烈时用平面玻璃板收集太阳光,又保证在太阳光照最强烈时尤其是夏季,不至于因太阳光照过于强烈而烧坏光伏组件,同时提高太阳能利用率15%-30%左右,大幅降低光伏组件器材,可节约器材1/3-1/2,且简单易装,操作方便,可拆卸,移动性强,弯形玻璃罩还具有保护光伏组件板功能。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技术方案:
一种太阳能追踪LNG测量装置,包括外壳,变送器腔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吸收太阳能并将其转换为电能的光伏组件板以及外罩于光伏组件板弯形玻璃罩,所述弯形玻璃罩是由抗打击的玻璃体组成的,两侧分别由半椭圆玻璃球体组成,球形体分别位于罩体外侧,中间是矩形玻璃面板,分别连接两侧半椭圆玻璃球体;所述弯形玻璃罩位于光伏组件板的上方;所述外壳内设有蓄电池、CPU处理器、显示屏;所述光伏组件板固定于所述外壳外部并通过第一线缆连接所述外壳内部所述蓄电池及CPU处理器,其可向蓄电池充电及向CPU处理器供电;所述弯形玻璃罩两侧分别为半椭圆球体组成,并且球面在弯形玻璃罩外侧,球心朝玻璃罩内,所述玻璃罩正上方有一块矩形玻璃面;所述CPU处理器包括电源控制器及测量电路,电源控制器控制由光伏组件板向测量电路供电或者由蓄电池向测量电路供电;所述变送器腔体固定于所述外壳外部并通过第二线缆连接所述测量电路;所述显示屏用于显示测量电路所得测量信号,外壳上设有用于显示屏显示的透视部。所述外壳内还包括用于将所述测量信号上传网络服务器的无线传输模块,所述外壳外部设有连接外壳内部所述无线网络传输模块的天线。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该装置还包括刚性架体,所述刚性架体由角型部和底面部组成,所述角型部开口向下,其一面垂直连接所述底面部,所述外壳固定在所述底面部上,其另一面用于固定所述光伏组件板并位于远离所述外壳的一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角型部的夹角范围在30至150度之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在所述角型部上设有开孔,所述第一线缆穿过所述开孔连接所述光伏组件板和外壳内部的蓄电池及CPU处理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外壳为长方体或立方体,所述透视部设于外壳远离所述底面部的表面。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外壳为五棱柱体,其第一侧面用于固定放置所述光伏组件板;其与所述第一侧面相隔的第二侧面为用于放置于平面的底面;其与所述第一侧面相隔的第三侧面用于连接所述变送器腔体;所述第二侧面和第三侧面为不同侧面;其相间于所述第一侧面和第三侧面的第四侧面上设透视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外壳为多棱柱体,所述多棱柱体底面的边数大于五条。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蓄电池与光伏组件板及CPU处理器之间通过可插拔的接插件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弯形玻璃罩两侧的椭圆玻璃球,其椭圆弯度能够把日出或日落和早晚太阳不太强时的太阳光聚集于底部的光伏组件板。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弯形玻璃罩正上方的矩形玻璃面板小于或等于光伏组件板,其与两侧半椭圆球体结合部位为圆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雷尼威尔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上海雷尼威尔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39189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然风采样器、空调器和空调系统
- 下一篇:基于实时视轴跟踪的像移补偿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