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分体式上推力杆支座有效
申请号: | 201520392080.X | 申请日: | 2015-06-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7440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18 |
发明(设计)人: | 高志起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精益达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B35/16 | 分类号: | B60B35/16;B60G7/00 |
代理公司: | 郑州红元帅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17 | 代理人: | 徐皂兰 |
地址: | 450016 河南省郑***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体式 推力 支座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客车零部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分体式上推力杆支座。
背景技术:
上推力杆是客车上的重要零部件之一,其主要用于连接客车的桥壳与车架,在客车行驶过程中车身及车架产生的力会通过上推力杆传递给客车车桥,再经过车桥两端的车轮传递给地面。
如图1、图2、图3所示,为现有的客车桥壳桥包上固定的上推力杆支座的结构示意图,上推力杆支座102一般焊接固定在客车桥壳101桥包上,V型推力杆支座103通过螺栓与上推力杆支座102连接,V型推力杆支座103通过上推力杆104连接客车车架,从而实现通过上推力杆104将车桥与车架连接,实现力的传递。但是,现有结构需要上推力杆支座102、V型推力杆支座103及螺栓等多个零部件才能实现上推力杆104的安装,随着能源危机的日益严重,人们在追求客车舒适度的同时,更加关注的客车的节能减排效果,节能客车对客车的自重有较严格的要求,为减少客车自重,就必须要减少客车零部件的数量,现有的上推力杆的安装方式零部件数量较多重量较重,增加客车自重,行驶时增加能源消耗,不能够满足客车轻量化及节能减排的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综上所述,为了克服现有技术问题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分体式上推力杆支座,它在通过上推力杆连接车架与客车桥包时,取消了现有结构中的上推力杆支座及V型推力杆支座,在客车桥包上直接焊接三个分左中右布置的简易支座,左支座及右支座上分别设置一个连接孔,中支座上设置两个连接孔,中支座上的两个连接孔分别与左、右支座上的连接孔相互配合,上推力杆与连接孔连接,实现上推力杆与客车桥包的连接。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分体式上推力杆支座,其中:包括客车桥壳,客车桥壳的桥包上固定有左支座、中支座及右支座,左支座与右支座成V型布置,中支座设置在左支座与右支座之间,所述的左支座及右支座上分别设置有一个连接孔,所述的中支座上设置有两个连接孔,中支座上的两个连接孔分别与左、右支座上的连接孔相互配合。
进一步,所述的左支座及右支座上的连接孔的设置方向相同,所述的中支座上的两个连接孔的设置方向与左支座及右支座上的连接孔的设置方向相反。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是在通过上推力杆连接车架与客车桥包时,取消了现有结构中的上推力杆支座及V型推力杆支座,在客车桥包上直接焊接三个分左中右布置的简易支座,左支座及右支座上分别设置一个连接孔,中支座上设置两个连接孔,中支座上的两个连接孔分别与左、右支座上的连接孔相互配合,上推力杆与连接孔连接,实现上推力杆与客车桥包的连接。
3、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安全可靠,取消了现有结构中的上推力杆支座及V型推力杆支座,能够有效的降低客车自重,有利于客车轻量化发展,从而有效的减少客车行驶的能源消耗,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的客车桥壳桥包上的上推力杆支座及V型推力杆支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的左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1的俯视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图4的左视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图4的右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4、图5、图6所示,一种分体式上推力杆6支座,包括客车桥壳1,客车桥壳1的桥包上固定有左支座2、中支座3及右支座4,左支座2与右支座4成V型布置,中支座3设置在左支座2与右支座4之间,所述的左支座2及右支座4上分别设置有一个连接孔5,所述的中支座3上设置有两个连接孔5,所述的左支座2及右支座4上的连接孔5的设置方向相同,所述的中支座3上的两个连接孔5的设置方向与左支座2及右支座4上的连接孔5的设置方向相反。中支座3上的两个连接孔5分别与左、右支座2、4上的连接孔5相互配合,一个上推力杆6设置在左支座2与中支座3之间,另一个上推力杆6设置在右支座4与中支座3之间,且通过穿装在连接孔5内的螺栓连接。
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是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说明而非限制,所属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的等同替换或者根据现有技术而做的其它修改,只要没超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思路和范围,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所要求的权利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精益达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未经郑州精益达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39208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强度耐低温的充气轮胎
- 下一篇:一种汽车轮毂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