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应用于搅拌器中的导流件有效
申请号: | 201520392245.3 | 申请日: | 2015-06-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85039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0-07 |
发明(设计)人: | 张晓金;熊长奎;康慧萍;罗均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美益达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F15/00 | 分类号: | B01F15/00 |
代理公司: | 成都行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0 | 代理人: | 谭新民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应用于 搅拌器 中的 导流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液体物料的搅拌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应用于搅拌器中的导流件。
背景技术
在制备医疗用品的企业中,搅拌器是非常常见的一种装置,将各物料按照比例进行混合。通常,搅拌器是由罐体以及搅拌组件组成的。搅拌组件包括设置于罐体顶部的电机、伸入罐体内部的搅拌杆以及设置于搅拌杆一端的搅拌叶片,通过电机带动设置于搅拌杆一端的搅拌叶片旋转,从而带动罐体内的液体物料发生运动,从而使液体物料相互混合。
但是由于各种因素的考量,搅拌叶片的设置不能过大,从而导致搅拌叶片的搅拌范围较窄,而越是靠近罐壁的液体物料受到搅拌叶片的作用也就越弱,从而易于导致搅拌混合的效果不够理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提高搅拌器的搅拌混合效果的导流件。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应用于搅拌器中的导流件,包括螺旋状的本体以及凸设于所述本体上的若干扰流体,所述本体固定安装于搅拌器的罐体内壁上,所述若干扰流体间隔地设置于所述本体上,任一扰流体由两块三角块呈预定角度地固定连接而成,且任一扰流体的开口端朝向搅拌器的顶部,所述相对应的两三角块之间形成一流体腔,所述本体上对应该流体腔的位置处开设有一贯通孔。
进一步地,所述两相对应的三角块之间的预定角度为60°-80°。
综上,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导流件,一方面能够增强搅拌器内的物料混合,另一方面减少物料在该导流件上的残留。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所示的导流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扰流体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标记及相应的零部件名称:导流件10、本体1、扰流体2、三角块21、流体腔22、贯通孔1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2,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所示的导流件10,用于搅拌器内,增强搅拌混合效果,包括螺旋状的本体1以及凸设于所述本体1上的若干扰流体2,所述本体1固定安装于搅拌器的罐体内壁上,在搅拌的过程中用于供搅拌器内的流体从下而上的流动,增加管壁物料的流动。所述若干扰流体2间隔地设置于所述本体1上,任一扰流体2由两块三角块21呈预定角度地固定连接而成。本实施例中,所述预定角度优选60°-80°,此时,所述扰流体2对物料的分流效果最佳,物料的混合效果最佳。且任一扰流体2的开口端朝向搅拌器的顶部,所述若干扰流体2用于使搅拌器物料沿所述本体1从下往上运动的过程中不断的重复分流、混合的过程,提高物料的混合效果。所述相对应的两三角块21之间形成一流体腔22,所述本体1上对应该流体腔22的位置处开设有一贯通孔12,所述流体腔22与所述相对应的贯通孔12相配合,一方面便于在物料搅拌过程中,上层部分物料能够通过该流体腔22以及该贯通孔12落至下层,进一步增强混合,另一方面在搅拌混合完成后卸料时,所述本体1上的残留物料能够尽量多地通过该流体腔22以及该贯通孔12下落,进而减少物料在该导流件10上的残留。
综上,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导流件10,一方面能够增强搅拌器内的物料混合,另一方面减少物料在该导流件10上的残留。
如上所述,可较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美益达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美益达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39224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