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导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393272.2 | 申请日: | 2015-06-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86145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20 |
发明(设计)人: | 樊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樊伟 |
主分类号: | F16L37/28 | 分类号: | F16L37/28;G01N1/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280 天津市大港***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液体储罐容器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导淋装置。
背景技术
石油、化工及其它行业的液体储罐、容器、罐车底部一般安装放液口、排液口等配件,容器存储物质易挥发或有毒有害,现有技术中,排液口管径普遍较大,需在容器壁上开孔另外安装小口径导淋取样,但导淋易堵塞,清理时还易造成液体介质喷溅,存在较大的操作不便以及安全隐患。
所以,如何提供一种导淋装置,使其即能在现有储罐容器接口的基础上方便导淋取样,又便于维修操作,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导淋装置,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具体方案如下:
一种导淋装置,包括快接组件、连接组件以及导淋阀门组件;
所述快接组件包括夹具端和出水端;
所述连接组件包括固定环、底盖、连接螺栓,密封垫,所述固定环由上半环和下半环固定连接,所述固定环四周设置有螺栓孔,所述固定环卡接在所述出水端的颈肩上,所述底盖上设置有引流孔,所述底盖四周设置与所述固定环上的螺栓孔相对应的螺栓孔,所述底盖通过所述密封垫紧贴在所述出水端的外端面上,所述固定环和所述底盖通过连接螺栓连接;
所述导淋阀门组件包括前连接管和后连接管,所述前连接管与所述引流孔密封连接,所述后连接管可与引流管连接,所述导淋阀门组件的流量大小可调节。
优选的,所述上半环与所述下半环通过螺纹孔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前连接管与所述引流孔为焊接连接。
优选的,所述前连接管与所述引流孔为螺纹连接。
优选的,所述前连接管、所述后连接管为4分管。
优选的,所述引流管为防静电软管。
优选的,所述快接组件中部设置通气阀。
进一步的,所述导淋阀门组件流量大小通过电磁阀控制。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导淋装置,通过在储罐容器的常规放液口安装可控流量的导淋取样装置,在导淋装置上设置排气阀,达到了既方便导流取样,又便于维修操作的目的。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导淋装置示意图;
图2为固定环结构示意图;
图3为后盖结构示意图;
图中:10、快接组件11、通气阀12、夹具端13、出水端20、固定环21、上半环22、下半环23、螺纹孔24、螺栓孔30、底盖31、螺栓孔32、引流孔40、连接螺栓50、导淋阀门组件51、前连接管52、后连接管60、密封垫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图1为导淋装置示意图,图2-3为其配件固定环和后盖的结构示意图,结合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导淋装置,包括快接组件10、连接组件以及导淋阀门组件50;快接组件10中部设置通气阀11,快接组件10还包括夹具端12和出水端13;连接组件包括固定环20、底盖30、连接螺栓40,密封垫60,固定环20由上半环21和下半环22固定连接,固定环20四周设置有螺栓孔24,固定环20卡接在出水端13的颈肩上,底盖30上设置有引流孔32,底盖30四周设置与固定环20上的螺栓孔24相对应的螺栓孔31,底盖30通过密封垫60紧贴在出水端13的外端面上,固定环20和底盖30通过连接螺栓40连接;导淋阀门组件50包括前连接管51和后连接管52,前连接管51与引流孔32密封连接,后连接管52可与引流管(未图示)连接,所述导淋阀门组件50的流量大小可调节。
使用时,快接组件的10的夹具端12连接储罐容器的排液口(未图示),通过控制导淋阀门组件50的流量大小将液体导淋出来,获得取样液体,如遇腐蚀性或挥发性液体,则将其通过引流管(未图示)至指定器皿或密闭容器,再进行相应操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樊伟,未经樊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39327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包皮环切吻合器
- 下一篇:一种原花青素的提取工艺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