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无动力生态污水处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520393405.6 | 申请日: | 2015-06-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52475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11 |
发明(设计)人: | 潘丙州;笪国涛;潘建文;潘健康;崔若艳;周静娟;孙春利;周志娟;谷中瑞;耿保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乡市蓝海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C02F3/32 |
代理公司: | 新乡市平原专利有限责任公司 41107 | 代理人: | 路宽 |
地址: | 453000 河南省新***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动力 生态 污水处理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系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无动力生态污水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农村生活水平的提高,乡村的污水排放量也与日俱增,但由于村级的污水治理资金短缺和对农村水环境保护意识的淡薄,缺乏有效的管理和处理能力,基本无完整的生活污水收集系统和处理设施。未经处理的生活污水随意排放,严重污染了农村的生态环境,直接影响了广大农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以及农村的经济发展。一方面,未经处理的生活污水一部分污水自然蒸发,一部分沿低洼处流入道路边沟向河体直接排放,对河体水质造成严重污染;另一方面,参照城市污水处理厂,建设小型污水处理系统,但由于运行费用过高,且需要专业人员负责运行管理,从而导致绝多数污水处理站建成后均停滞运行。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成本低廉、处理能力强且绿化景观效果好的无动力生态污水处理系统。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无动力生态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生活污水通过城镇家庭化粪池后汇集进入人工湿地布水槽,然后通过布水槽一侧的穿孔花墙均匀进入一级水平潜流人工湿地,该一级水平潜流人工湿地采用粒径为50-70mm、厚度为1.2m的均质砾石作为填料,栽植植物选用芦苇或芦竹,均质砾石的底部设有集水系统,该集水系统采用穿孔管,穿孔管的出水口与集水井相通,集水井的一侧设有高度可调开口,与集水井开口相对的一侧设有二级表流人工湿地,该二级表流人工湿地采用种植土作为填料,填料的高度低于集水井开口的最低溢流高度,栽植植物选用水生植物,种植土的底部设有集水系统,该集水系统采用穿孔管,穿孔管的出水口与坑塘或河流相通,坑塘或河流水深0.2-1.0m的边坡上栽植香蒲或矮化芦苇,水深1.5-2.5m处布置人工生态浮岛,该人工浮岛上栽植水生植物。
进一步限定,所述的水生植物为美人蕉、千屈菜或水葱。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利用农村原有坑塘及河流,很大程度上降低建设费用;(2)无需专业运行管理,只需定期清理,降低了维护保养费和设备的运行费用;(3)整个系统绿化景观效果好,符合当前建设美丽乡村家园的理念。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面说明:1、一级水平潜流人工湿地,2、均质砾石,3、芦苇,4、穿孔管,5、集水井,6、二级表流人工湿地,7、种植土,8、美人蕉,9、坑塘,10、矮化芦苇,11、人工生态浮岛,12、水葱。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内容。一种无动力生态污水处理系统,生活污水通过城镇家庭化粪池后汇集进入布水槽,然后通过布水槽一侧的穿孔花墙均匀进入一级水平潜流人工湿地1,该一级水平潜流人工湿地1采用粒径为50-70mm、厚度为1.2m的均质砾石2作为填料,栽植植物选用芦苇3,均质砾石2的底部设有集水系统,该集水系统采用穿孔管4,穿孔管4的出水口与集水井5相通,与集水井5开口相对的一侧设有二级表流人工湿地6,该二级表流人工湿地6采用种植土7作为填料,填料的高度低于集水井5开口的最低溢流高度,栽植植物选用水生植物美人蕉8,种植土7的底部设有集水系统,该集水系统采用穿孔管4,穿孔管4的出水口与坑塘9相通,坑塘9水深0.2-1.0m的边坡上栽植矮化芦苇10,水深1.5-2.5m处布置人工生态浮岛11,该人工浮岛11上栽植水生植物水葱12。
本系统通过人工湿地与当地坑塘及河流进行合理布局,利用污水的自流作用,无需动力即可处理生活污水。生活污水通过各家庭化粪池后汇集进入人工湿地布水槽,布水槽通过穿孔花墙均匀进入一级人工湿地,人工湿地填料采用均质大颗粒砾石,既能保证有效的污水处理负荷又能防止人工湿地堵塞出现溢流现象。集水系统采用穿孔管,处理出水到集水井内,穿孔管的末端密封滑动配合连接可调出水管,该可调出水管根据其倾斜角调整其出水高度进而实现根据季节及气温调整一级人工湿地水深。SS的去除主要靠物理沉淀、过滤作用,BOD的去除主要靠微生物吸附和代谢作用,代谢产物均为无害的稳定物质,因此可以使处理后水中残余的BOD浓度很低。污水中COD去除的原理与BOD基本相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乡市蓝海环境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新乡市蓝海环境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39340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黄金行业含氰废水治理系统
- 下一篇:一种稠油采出水排放处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