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行车防盗告警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394069.7 | 申请日: | 2015-06-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74710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30 |
发明(设计)人: | 张漫玉;戴娟;汪振胜;唐华;陶阳;魏铭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B62H5/20 | 分类号: | B62H5/20 |
代理公司: | 南京汇盛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38 | 代理人: | 陈扬 |
地址: | 210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行车 防盗 告警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力控制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说是一种自行车防盗告警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的生活质量的提高以及环保意识的增强,有更多的人喜欢骑自行车,不管为了上班,出游,还是健身,自行车都以不同的方式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有越来越多的人去买高性能的自行车,当然价值不菲,对于自行车被盗现象屡见不鲜。目前,自行车的防盗主要靠车锁,采用外力很容易将车锁打开,防盗效果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自行车防盗告警装置,该装置采用电子防盗方式,具有低功耗,高性能的特点,使用更可靠、人性化。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自行车防盗告警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电子防盗锁、车载告警器、手持控制器和太阳能供电存储电路,所述电子防盗锁包括电子锁射频控制节点,电子锁射频控制节点与固定无线传输节点连接,并通过变送器与传感器连接;手持控制器包括手持射频控制节点,手持射频控制节点与按键、显示装置和移动无线传输节点连接;车载告警器包括车载射频控制节点,车载射频控制节点与车载传感器、车载无线传输节点和蜂鸣器连接;固定无线传输节点、移动无线传输节点和车载无线传输节点之间互相适配;电子防盗锁、车载告警器均与太阳能供电存储电路连接。
本实用新型中,电子锁射频控制节点由单片机系统控制发射和接收反馈信号,并对电池电量的状态进行监控。所述的自行车防盗告警装置电子防盗锁被破坏时车载告警器发出鸣笛声时用来报警。
手持控制器收到电子防盗锁的信号并及时告警。器会发出响声,需要人去给其一个反馈信号,使车主人可以知道自己的车子的状态。
本实用新型中,单片机和传感器以及自控系统是其内部工作处理系统,使得手持控制器可以接收到传感器所发信号,告警器收到未来得及反馈时的信号会发出相应的处理指令,进行鸣笛使接收者可以知道要进行对其及时处理。
其电子防盗锁主要是有防水功能的电子锁,是用无线遥控控制,为了更高的安全性加了车载告警装置。为了信号更好的捕捉,采用无线射频通信模块,可检测距离大,灵敏度高,当盗贼剪断电子防盗锁的钢索时,防盗锁会给手持控制器发射被盗信号,可以通过手持控制器触发警告,若手持设备至防盗锁没有及时反馈信号,此时车载告警器将会鸣笛告警,手持设备也可以消警。另外,附有太阳能储存电池 当电池呈现低压状态时防盗锁会给手持设备发出一个警告,提醒防盗锁快没电,及时对其人工充电,防止一些意外的发生。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电子防盗锁内部采用射频单片机芯片作为无线通讯和控制的核心芯片,具有低功耗,高性能的特点。
2、电子防盗锁和车载告警器均采用太阳能自给供电,节约能源。
3、将告警功能做成闭环控制设计,使其更可靠、人性化。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框图。
图2-1为本实用新型中电子防盗锁的结构框图。
图2-2为本实用新型中手持控制器的结构框图。
图2-3为本实用新型中车载告警器的结构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手持控制器部分电路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防盗电子锁的部分电路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车载告警器部分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参见附图,一种自行车防盗告警装置,包括电子防盗锁1、车载告警器3、手持控制器2和太阳能供电存储电路4。电子防盗锁包括电子锁射频控制节点11,电子锁射频控制节点与固定无线传输节点14连接,并通过变送器12与传感器13连接;手持控制器2包括手持射频控制节点21,手持射频控制节点21与按键22、显示装置23和移动无线传输节点24连接;车载告警器3包括车载射频控制节点31,车载射频控制节点31与车载传感器32、车载无线传输节点33和蜂鸣器34连接;固定无线传输节点14、移动无线传输节点24和车载无线传输节点33之间互相适配;电子防盗锁、车载告警器均与太阳能供电存储电路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未经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39406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动球形车
- 下一篇:一种利用减速箱反输阻力实现稳定脚撑角度的自动车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