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气体热能回收喷头有效
申请号: | 201520394103.0 | 申请日: | 2015-06-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57739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11 |
发明(设计)人: | 李吉田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吉田 |
主分类号: | F28C3/08 | 分类号: | F28C3/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70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气体 热能 回收 喷头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油脂加工技术领域的设备,特别涉及气体热能回收喷头。
背景技术
固态油脂又被称为塑性油脂,是指凝固后总是保持着固态的油类,即使它们可以被高温融化,但却始终会恢复成固态;黄油是一种天然乳制品,一般是指从甜牛奶中提取出来的乳脂;在15℃左右黄油就会变软,29℃就会融化。
目前的固态油脂融化方式,多为采用加热棒通电后发热,通过热辐射进行融化,由于固态油脂会堆积,造成加热的不均匀,并且耗电量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热水或者蒸汽加热的方式对固态油脂进行融化处理,并且保证油脂的受热均匀,减少耗能。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气体热能回收喷头,其包括排气管、内套筒、外套筒,排气管与内套筒固定,外套筒的顶部设置有塞体,排水管穿过塞体并且内套筒放置于外套筒内,内套筒内设置有位于排水管出气端底部的扰流网,内套筒还设有位于扰流网底部的扰流孔,外套筒的侧壁上设有排水孔。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蒸汽中含有较多的热能,并且蒸汽夹杂有较多的空气,装置将空气进入水中产生大气泡进行分隔,提高与水的接触面积,从而对水进行加热,热水排出后可以重新收回并加热,并再次流入,从而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降低能耗。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做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迂回状加热管。
图3为本发明的喷头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示为:10、机架;12、进油管;14、出油管;16、排气管;18、压力表;20、加热管道;22、蒸汽输入管;24、迂回状管道;26、蒸汽输出管;
30、喷头;31、塞体;32、内套筒;33、扰流孔;34、外套筒;35、排水孔;36、扰流网。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范围。
如图1所示,增压型固态油脂融化装置,其包括机架10,机架10内设有密封的加热腔室,加热腔室的上方设有进油管12,加热腔室的底部设有出油管14,进油管12和出油管14上分别设置有阀体;优选地,加热腔室的底部为倾斜台面,出油管14联通加热腔室的最低位置;从而使得固态油脂从顶部放入,并在加热腔室内融化,从出料管内排出。
如图1、2所示,融化装置还包括加热管道20,加热管道20包括蒸汽输入管22、迂回状管道24、蒸汽输出管26,加热腔室的倾斜台面上固定有迂回状管道24,迂回状管道24的两自由端分别连接蒸汽输入管22和蒸汽输出管26,蒸汽输出管26的另一端联通加热腔室上方空间;热能从输入管22进入迂回状管道24内,并对油脂进行加热,热能穿过迂回状管道并从输出管26排出,蒸汽流入加热腔室上方区域;本发明的迂回状管道设置于底部并且采用迂回状结构,增加与油脂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热能扩散效率,并提高油脂的受热的均匀,蒸汽流入加热腔室内,继续对油脂加热,提高热能吸收率,并且随着蒸汽输入量的增大,加热腔室内的压强增大,融化效果更好。
如图1所示,机架10的顶部还设有压力表18、排气管16,用于观测加热腔室内的压力,排气管16上设置有阀体,根据压力表18观测的内压强度,判断是否打开排气管16上的阀体。
打开排水管16上的阀体时,加热腔室内的高压蒸汽流出,并且该蒸汽具有较高的热能,可以利用常温的水吸收蒸汽中的热能,对水进行加热,并实现能源的回收利用;由于蒸汽中夹杂有空气,当蒸汽直接输入至水中时,产生较多的气泡,影响热能的吸收效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还包括气体热能回收喷头30,喷头30包括内套筒32、外套筒34,排气管16与内套筒32固定,外套筒34的顶部设置有塞体31,排水管16穿过塞体31并且内套筒32放置于外套筒34内,内套筒32内设置有位于排水管16出气端底部的扰流网36,内套筒32还设有位于扰流网36底部的扰流孔33,外套筒34的侧壁上设有排水孔3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吉田,未经李吉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39410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