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散热型汽车尾灯有效
申请号: | 201520394227.9 | 申请日: | 2015-06-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86001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18 |
发明(设计)人: | 蒋以金 | 申请(专利权)人: | 象山欧泰汽车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S8/10 | 分类号: | F21S8/10;F21V19/00;F21V29/70;F21V29/83;F21V31/00;F21W101/02;F21W101/14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315700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散热 汽车 尾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灯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散热型汽车尾灯。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国内汽车市场的不断壮大,汽车电器也越来越先进,汽车灯的发展也日益加快,汽车前大灯和尾灯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但是目前市场上的汽车通常只考虑到前大灯的散热而忽略了尾灯的散热,万一当尾灯内由于过热导致电器元件损坏、灭灯的话等于刹车灯失灵,这比前大灯不亮带来的后果更加严重,极其容易引发交通事故,因此对于尾灯的散热必须得到重视。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的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改进的散热型汽车尾灯。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散热型汽车尾灯,灯罩,所述灯罩内设置有电路基板,所述的电路基板上设置有示宽灯光源、刹车灯光源和倒车灯光源,所述的刹车灯光源和倒车灯光源套接在一起,所述的灯罩在光源一端设置有透光板,在另一端设置有底板,所述的电路基板在相对于安装光源的背面上还设置有锯齿形散热装置,并且在散热装置的两端还设置有循环风机,热量在循环风机的作用下迅速流向底板排出;
进一步地,所述的底板上开设只有至少两个散热孔,及时排出尾灯内的热量;
进一步地,所述的透光板与灯罩之间设置有防水密封圈,起到防水防尘的作用;
进一步地,所述的电路基板的两端与灯罩之间设置有密封件;
进一步地,所述的电路基板上设置有电器元件安装孔和接线孔,所述的电路基板、电器元件安装孔和接线孔为一体结构,大大简化了加工和安装的工序。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散热型汽车尾灯解决了传统汽车尾灯的散热问题,消除了安全隐患、提高了汽车尾灯的使用寿命,更重要的是大大提到了行车的安全性,非常实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灯罩,2.电路基板,3.示宽灯光源,4.刹车灯光源,5.倒车灯光源,6.透光板,7.底板,8.锯齿形散热装置,9.循环风机,10.散热孔,11.防水密封圈,12.密封件。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散热型汽车尾灯的实施例,包括灯罩1,所述灯罩1内设置有电路基板2,所述的电路基板2上设置有示宽灯光源3、刹车灯光源4和倒车灯光源5,所述的刹车灯光源4和倒车灯光源5套接在一起,所述的灯罩1在光源一端设置有透光板6,在另一端设置有底板7,所述的底板7上开设只有至少两个散热孔10,及时排出尾灯内的热量,所述的电路基板2在相对于安装光源的背面上还设置有锯齿形散热装置8,并且在散热装置的两端还设置有循环风机9,热量在循环风机9的作用下迅速流向底板7排出;所述的透光板6与灯罩1之间设置有防水密封圈11,起到防水防尘的作用,所述的电路基板2的两端与灯罩1之间设置有密封件12,所述的电路基板2上设置有电器元件安装孔和接线孔,所述的电路基板2、电器元件安装孔和接线孔为一体结构,大大简化了加工和安装的工序,本实用新型的散热型汽车尾灯解决了传统汽车尾灯的散热问题,消除了安全隐患、提高了汽车尾灯的使用寿命,更重要的是大大提到了行车的安全性,非常实用。
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象山欧泰汽车电器有限公司,未经象山欧泰汽车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39422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