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导弹舵舱有效
申请号: | 201520394980.8 | 申请日: | 2015-06-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57831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11 |
发明(设计)人: | 李仁府;胡杨;王在华;蔡伦;吴华鹏;马柳昊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中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F42B15/01 | 分类号: | F42B15/01 |
代理公司: | 华中科技大学专利中心 42201 | 代理人: | 梁鹏 |
地址: | 430074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导弹 舵舱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导弹舵舱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导弹舵舱。
背景技术
舵机主要应用于航模、导弹、机器人、飞艇等领域,舵机的主要作用是把接收到的电信号转换成相应的机械动作,控制方向的改变和方向改变的程度。舵机主要由减速机构、位置反馈电位器、电机、控制电路组成。电机驱动减速机构,减速机构带动方向舵实现控制,同时位置反馈电位器反馈方向舵位置信息,形成反馈调节作用。
一般舵机结构复杂、控制精度较低、质量较大、舵机与方向舵连接方面过于复杂,在运用于导弹控制方面无法满足导弹重量控制要求,尤其在运用于精确制导方面对方向舵的控制精度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以上缺陷或改进需求,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导弹舵舱,能增加方向舵稳定性,减少方向舵偏转误差,实现导弹的精确控制。
为实现上述目的,按照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导弹舵舱,包括舱体、方向舵、舵机和舵连接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方向舵的数量为多个,并且它们周向均匀分布在舱体的外侧,用于控制舱体的转向;
各个方向舵分别通过一舵机驱动其旋转,并且所有的舵机均安装在舱体内;
每个方向舵分别通过一舵连接件与对应位置的舵机连接在一起;
各个舵连接件均包括基座和两个连接板,其中所述两个连接板均位于所述舱体外,并且这两个连接板呈并列排布的方式安装在基座远离舱体的一端;此外,这两个连接板之间还留有间隙,用于所述方向舵伸入该间隙处;第一连接件贯穿这两个连接板和这两个连接板之间的方向舵后将它们固定连接,然后第二连接件贯穿基座后将基座固定连接在舵机的旋转轴上。
优选地,所述舱体的侧壁设置有圆形的第一连接通孔,所述基座伸入第一连接通孔内,并且基座能在所述舵机的旋转轴的带动下在该第一连接通孔内转动。
优选地,所述连接板整体呈半圆形的平板结构。
优选地,所述的连接板的直边与舱体的中心线平行。
总体而言,通过本实用新型所构思的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能够取得下列有益效果:
1)多个方向舵在舱体外均匀分布,以及舵机部分在舱体内部均匀分布,保证了整个舱体重心平稳,有利于导弹整体的稳定飞行;
2)舵连接件能够增大该连接机构与方向舵的接触面积,从而增加方向舵稳定性,减少方向舵偏转误差,实现导弹的精确控制;
3)方向舵通过舵连接件与舵机连接,能够减小方向舵的偏转误差,控制导弹按一定的轨迹飞行,减少或消除外界干扰因素的影响,以达到命中精度的要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仰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舵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舵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中方向舵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中舱体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舱体,2-舵机,3-方向舵,4-舵连接件,5-连接板,6-第三连接通孔,7-第二连接通孔,8-间隙,9-舱段螺钉孔,10-旋转轴,11-第一连接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到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如图1~图7所示,一种导弹舵舱,包括舱体1、方向舵3、舵连接件4和舵机2,所述方向舵3的数量为多个且这些方向舵3周向均匀分布在舱体1的外侧,其用于控制舱体1的转向;
所述舵机2安装在舱体1内,每个方向舵3分别通过一舵机2驱动旋转;
每个方向舵3分别通过一舵连接件4与对应位置的舵机2连接在一起;
各个舵连接件4均包括基座12和两个连接板5,其中所述两个连接板5均位于所述舱体1外,并且这两个连接板5呈并列排布的方式安装在基座12远离舱体1的一端;此外,这两个连接板5之间还留有间隙8,用于所述方向舵3伸入该间隙8处;第一连接件贯穿这两个连接板5和这两个连接板5之间的方向舵3后将它们固定连接,然后第二连接件贯穿基座12后将基座12固定连接在舵机2的旋转轴10上。优选地,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均为螺栓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中科技大学,未经华中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39498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圆锥齿轮齿形跳动量检测工装
- 下一篇:炮管半包围冷却的礼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