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智能光伏发电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520397061.6 | 申请日: | 2015-06-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94881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18 |
发明(设计)人: | 徐伟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水利水电学院 |
主分类号: | H02S40/34 | 分类号: | H02S40/34;H02S50/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政联科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89 | 代理人: | 吴建锋 |
地址: | 310018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发电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光伏发电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智能光伏发电系统。
背景技术
光伏发电是根据光生伏特效应原理,利用太阳电池将太阳光能直接转化为电能。不论是独立使用还是并网发电,光伏发电系统主要由太阳电池板(组件)、控制器和逆变器三大部分组成,它们主要由电子元器件构成,不涉及机械部件。光伏发电是利用半导体界面的光生伏特效应而将光能直接转变为电能的一种技术。这种技术的关键元件是太阳能电池。太阳能电池经过串联后进行封装保护可形成大面积的太阳电池组件,再配合上功率控制器等部件就形成了光伏发电装置。
光伏发电的主要原理是半导体的光电效应。硅原子有4个电子,如果在纯硅中掺入有5个电子的原子如磷原子,就成为N型半导体;若在纯硅中掺入有3个电子的原子如硼原子,形成P型半导体。当P型和N型结合在一起时,接触面就会形成电势差,成为太阳能电池。当太阳光照射到P-N结后,空穴由N极区往P极区移动,电子由P极区向N极区移动,形成电流。多晶硅经过铸锭、破锭、切片等程序后,制作成待加工的硅片。在硅片上掺杂和扩散微量的硼、磷等,就形成P-N结。然后采用丝网印刷,将精配好的银浆印在硅片上做成栅线,经过烧结,同时制成背电极,并在有栅线的面涂一层防反射涂层,电池片就至此制成。电池片排列组合成电池组件,就组成了大的电路板。一般在组件四周包铝框,正面覆盖玻璃,反面安装电极。目前现有的光伏发电系统操控不方便,能够实时的监控发电状况。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一种能够实现智能化操控,提升发电效率,使用方便,能够实时监测发电状况的智能光伏发电系统。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智能光伏发电系统,包括光伏阵列组、并网逆变器、数据记录仪和电脑,所述光伏阵列组、并网逆变器、数据记录仪和电脑依次电性连接,所述光伏阵列组呈环形设置,能够使得光伏阵列组能够在保持高效发电的同时能够减小空间的占用,所述并网逆变器一端设置有配电柜,配电柜可以对用电设备进行配电和控制,在电路出现过载、短路和漏电时,提供断电保护,所述配电柜与并网逆变器电性连接,并网逆变器可以将电流转换成交流并入电网中,所述数据记录仪一端分别设置有温度仪、风速仪和日射强度计,所述数据记录仪分别与温度仪、风速仪和日射强度计采用数据线连接,所述电脑上设置有显示屏和监控摄像头,方便实时观测发电状况,所述监控摄像头、电脑和显示屏依次采用数据线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并网逆变器为组串逆变器,实现在直流端具有最大功率峰值跟踪,在交流端并联并网。
作为优选,所述风速仪设在光伏阵列组外侧,能够实时监测光伏阵列组外侧的风速。
作为优选,所述日射强度计设在光伏阵列组中部,能够监测日照的强度。
作为优选,所述显示屏为液晶显示屏,方便观测监控摄像头、温度仪、风速仪和日射强度计上的数据。
该技术方案具有能够实现智能化操控,提升发电效率,使用方便,能够实时监测发电状况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设置的光伏阵列组呈环形设置,能够使得光伏阵列组能够在保持高效发电的同时能够减小空间的占用,配电柜可以对用电设备进行配电和控制,在电路出现过载、短路和漏电时,提供断电保护,并网逆变器可以将电流转换成交流并入电网中,显示屏和监控摄像头,方便实时观测发电状况,显示屏为液晶显示屏,方便观测监控摄像头、温度仪、风速仪和日射强度计上的数据。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智能光伏发电系统的结构方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水利水电学院,未经浙江水利水电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39706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交通监控与环境信息采集系统
- 下一篇:电子装置摄像单元关闭方法及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