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密封型油位尺有效
申请号: | 201520397205.8 | 申请日: | 2015-06-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36845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17 |
发明(设计)人: | 马晨启;刘森梧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凯星液力传动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57/04 | 分类号: | F16H57/04;F16H57/029;G01F2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谷庆红 |
地址: | 563003 贵州省遵义市***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密封 型油位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密封型油位尺,属于机械传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油位尺是一种价格低廉、简单、快捷、可靠检测系统油液位置的工具,在发动机和变速箱中广泛应用,但随着变速箱设计要求的提高及变速箱应用范围的扩展,特别是在特种车辆上,对油位尺的要求也在提高,要求既能快速插拔,又能有效保证油品不受污染,因此如何研制一种提供能满足快速插拔、保证油品不受污染的油位尺,是目前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密封型油位尺。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新型密封型油位尺,包括油尺提手、提杆、加油管和油尺,所述油尺提手套装在提杆外侧,所述油尺置于加油管内部,并通过铆钉与提杆连接,所述提杆上分别套装有盖子和胶塞,所述胶塞设置于盖子内侧,并通过紧固板固定于加油管上端。
所述提杆上部设置有环形限位凸台,下部加工有与紧固板相匹配的右旋螺纹。
所述提杆上位于环形限位凸台和盖子之间设置有垫圈。
所述加油管上还设置有管夹,并在管夹设置有用于安装加油管的螺栓。
所述加油管上分别设置有凸棱A和凸棱B。
所述加油管下端设置有胶套。
所述胶塞下部设置有十字形凹槽,并且十字形凹槽与设置于紧固板上的两处冲铆点相配合。
所述油尺提手通过两处点焊与提杆相连。
所述加油管上对称设置有两处内凸点,且胶塞在加油管两处内凸点处形成过盈配合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在变速箱在正常使用和涉水情况下,保证变速箱内油液清洁,既能方便快捷地检测油液面位置,又能可靠地密封,使变速箱内油液不受污染。具有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可在机械传动技术领域广泛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油尺提手,2-提杆,3-垫圈,4-盖子,5-胶塞,6-紧固板,7-加油管,8-铆钉,9-油尺,10-管夹,11-螺栓,12-胶套,13-焊点,14-内凸点,15-冲铆点,16-凸棱A,17-凸棱B。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进一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但要求保护的范围并不局限于所述。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新型密封型油位尺,包括油尺提手1、提杆2、加油管7和油尺9,所述油尺提手1套装在提杆2外侧,所述油尺9置于加油管7内部,并通过铆钉8与提杆2连接,所述提杆2上分别套装有盖子4和胶塞5,所述胶塞5设置于盖子4内侧,并通过紧固板6固定于加油管7上端。
如图1所示,所述油位尺提手1通过两处点焊与提杆2相连,具体如焊点13所示;在提杆2上装配有垫圈3、盖子4、胶塞5及紧固板6。提杆2上部有环形凸台限位,下部加工有与紧固板6相配的右旋螺纹;垫圈3与胶塞5为橡胶件,胶塞5下部铸有十字形凹槽,与紧固板6上两处冲铆点14相配合,使胶塞5能够与紧固板6同时转动。垫圈3、盖子4、胶塞5通过中间光孔装配于提杆2上,紧固板6可通过螺纹配合来调节其在提杆2上的相对位置,油尺9通过铆钉8与提杆2连接。油位尺提手1、提杆2、垫圈3、盖子4、胶塞5、紧固板、油尺9构成的油位检验尺总成,它们的主要作用是检测变速箱油液面位置;同时对加油管7管口进行密封。加油管7上有对称的两处冲点,它通过管夹10和螺栓11,装配于变速箱上,加油管7上凸棱一通过管夹10定位,使加油管7不能向上移动,加油管7上凸棱二通过变速箱壳体定位,使加油管7不能向下移动,加油管7下端通过胶套12和变速箱壳体上装配孔形成密封配合,上端通过胶塞5形成密封。加油管是变速箱油液加注口,同时也将油位检验尺总成准确定位,使油尺9上所显示的油液面准确可靠。
所述加油管7上还设置有管夹10,并在管夹10设置有用于安装加油管7的螺栓11。
所述加油管7上分别设置有凸棱A16和凸棱B17。
所述加油管7下端设置有胶套12。
所述胶塞5下部设置有十字形凹槽,并且十字形凹槽与设置于紧固板6上的两处冲铆点15相配合。
所述油尺提手1通过两处点焊与提杆2相连。
所述加油管7上对称设置有两处内凸点14,且胶塞5在加油管7两处内凸点14处形成过盈配合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凯星液力传动机械有限公司,未经贵州凯星液力传动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39720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