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具指纹辨识功能的触控装置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520397665.0 申请日: 2015-06-10
公开(公告)号: CN204719728U 公开(公告)日: 2015-10-21
发明(设计)人: 李裕文;江耀诚;谢燕俊;赖彬;吴成志;吴磊 申请(专利权)人: 宸鸿科技(厦门)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G06F3/044 分类号: G06F3/044;G06F21/32;G06K9/00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361009 福建省厦门市*** 国省代码: 福建;35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指纹 辨识 功能 装置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容式触控装置,特别是指一种具有指纹辨识功能的触控装置。

背景技术

将触控面板作为手持行动装置的输入及显示接口是已经普遍采用的技术,且大多数是采用投射式电容式触空面板。这些手持行动装置为了提高用户数据的保密性,会配合特定的认证机制来验证操作者,最常见的作法即是要求使用者需输入一组正确的默认密码,若密码正确方可允许用户进一步操作。但使用密码作为认证机制,用户必须要逐一输入密码的各个字符,在操作方面相对较不便利,另一方面,密码亦可能遭别人破解、盗用,因此安全性方面亦有待提升。

生物特征辨识具有唯一性与不变性,例如指纹、掌纹、人脸、虹膜等,都有专家学者提出相关的理论研究,目前使用在手持行动装置的生物特征主要是利用指纹。

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号CN104021371A揭露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具有一可视区及一生物特征识别模块,生物特征识别模块可以形成在可视区内部以提供生物特征识别功能,其中,在可视区或生物特征识别模块内分布有绝缘交错排列的第一电极线及第二电极线。此实用新型虽然实现了将生物特征识别模块制作在可视区内,允许使用者在可视区内进行生物特征操作。但是,延伸在生物特征识区域与可视区其它触控区域的各条第一电极线或第二电极线本身的线宽从头到尾是均匀一致的,且其采用较粗线宽的第一电极线、第二电极线,相邻第一电极线间的线距或是相邻第二电极线间的线距会相对减小,在生物特征识别模块内可容纳的第一电极线、第二电极线数量将受到限制,生物特征识别模块内的电极密度因此降低,自然无法提供较高分辨率及准确率的辨识结果。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现有技术设在可视区内部的生物特征辨识模块其辨识分辨率有限,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指纹辨识功能的触控装置,将指纹辨识区设置在可视区的内部,并且在指纹辨识区内允许容纳更多的电极数量,提高指纹辨识结果的分辨率及准确率。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具指纹辨识功能的触控装置包含:

一基板本体,具有一可视区;

多个第一主电极及多个第二主电极,绝缘交错排列于该可视区内;

一指纹辨识区,系设置于该可视区内,在该指纹辨识区内具有:

多个第一副电极及多个第二副电极,绝缘交错排列于该指纹辨识区内,该第一副电极及第二副电极的排列密度大于该第一主电极及第二主电极的排列密度;

其中,部分的该第一主电极及第二主电极延伸至该指纹辨识区,且位于该指纹辨识区内的第一主电极、第二主电极的线宽小于位于该指纹辨识区外的第一主电极、第二主电极的线宽。

本实用新型在该基板本体的可视区中设置了指纹辨识区,藉由细化位在指纹辨识区内的第一主电极、第二主电极的线宽,使得通过指纹辨识区的各第一主电极、第二主电极具有不等的线宽,可相对节省指纹辨识区内的布线面积,所节省的面积可容纳更多的第一副电极、第二副电极,提高该指纹辨识区的解析能力,从而改善指纹辨识结果的准确率。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触控装置第一实施例的平面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使用一个控制电路的示意图。

图3: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使用二个控制电路的示意图。

图4: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第一副电极的布线方式示意图。

图5:本实用新型触控装置第二实施例的平面示意图。

图6:本实用新型触控装置第三实施例的平面示意图。

图7:本实用新型触控装置基板本体第一实施例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8:本实用新型触控装置基板本体第二实施例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9:本实用新型触控装置基板本体第三实施例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符号说明】

1基板本体          1a下基板

1b上基板           10可视区

12非可视区         20a、20b第一主电极

30a、30b第二主电极 40指纹辨识区

50第一副电极       60第二副电极

70控制电路         72触控控制电路

74指纹辨识控制电路 90光学胶

110可视区          120非可视区

130指纹辨识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宸鸿科技(厦门)有限公司,未经宸鸿科技(厦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39766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